我相信,是因为我经历
01
前几天,我看了贾行家的一个演讲视频,讲当年东北下岗的。看完以后,引发了很多回忆。
我老家在河南,不在东北,情况其实多少还好一点。但是回想起那段日子,能想到的第一个词还是“惨烈”。
整个城市无可救药地衰颓了,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下岗的人,有的甚至一家子都下岗,毫无收入来源。无数人涌上街头,干起各种各样的营生。我知道的就有一个副厂长,转行去翻烧饼卖;还有一个供销科长,跑去澡堂子里给人搓背。
经济环境太...
01
前几天,我看了贾行家的一个演讲视频,讲当年东北下岗的。看完以后,引发了很多回忆。
我老家在河南,不在东北,情况其实多少还好一点。但是回想起那段日子,能想到的第一个词还是“惨烈”。
整个城市无可救药地衰颓了,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下岗的人,有的甚至一家子都下岗,毫无收入来源。无数人涌上街头,干起各种各样的营生。我知道的就有一个副厂长,转行去翻烧饼卖;还有一个供销科长,跑去澡堂子里给人搓背。
经济环境太...
城市是有光的所在。
这种光,不仅来自夜晚的霓虹灯,也来自于人。
也许,更多的来自于人,来自于人心中跳动的、暖暖的火焰。
01
那是2003年,我到北京参加面试。在机场等出租车的人排成了一条长龙。我选择坐机场大巴先到三环,然后从那里打车到酒店。我进到暖和的大巴里就犯困,很快就睡着了,睡醒也就到地方了。我迷迷糊糊下了大巴,伸手拦了一辆出租。
我上了车才忽然发现行李虽在,钱包和手机都没了。我赶紧跟司机说了情况...
谷雨实验室发了一篇文章《一个农民工思考海德格尔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讲了一位姓陈的农民工大学辍学,进入工厂工作,然后一直在业余时间研究哲学,还翻译了一本《海德格尔导论》。
看完以后,我的感想挺多的,因为里面多少有一点点我的影子。
我在做工程师的那些年,也花了大量时间去读一些周围人眼里的“无用之书”,为此还牺牲了一点睡眠,而我的第一本书也占用用业余时间去写的。当然,我的情况没有陈先生这么窘迫,但是确...
01
小时候,我所在的城市忽然下过一道命令,为了防止狂犬病,要捕杀一切犬类。
然后就真的捕杀了。
成立了很多“打狗队”(真的就是叫这个名字),有的时候是直接敲门进去把狗套走,有的时候是趁人不在,翻墙进去把狗用棍子敲死。我有个小同学就遇到过这样的惨事。
那个时候家庭都是双职工,也没什么课后托管班,孩子脖子上都挂着钥匙,被称为“钥匙儿童”。钥匙儿童当然第一个回家。他推门进去,就看见院子里一滩血,小狗口眼...
前些天我跟六神磊磊连麦的时候,说到了黄蓉,当时没有说彻底,今天再说说这个话题。
01
当时有人问过一个问题:在金庸小说里,你最喜欢哪个女性角色?
我不假思索的说是黄蓉。
网上有很多人说喜欢小昭和双儿,说她们是最适合做老婆的。金庸自己也说在《倚天屠龙记》里,他最喜欢小昭。我对此真的是不能理解。在我看来,这两个人非常无趣。尤其是双儿,人活成那个样子有什么意思?娶她跟娶个高级丫鬟又有什么区别?人怎么能跟丫鬟...
01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苦恼。
就像现在的年轻人,他们苦恼的是996的福报,是上升空间的变窄,是躲在未来的35岁危机。这种苦恼很真实。人间烟火,就是如此。
但说实话,这些苦恼跟我们父辈的经历比起来,完全不在一个量级上。
我是70后,出生时间跟中国改开基本同步,而父辈差不多就是40-50后。他们那一代经历的挫折,现在的年轻人恐怕是难以想象的。
年轻时候他们经历的是匮乏和动荡。时代的浪头铺天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