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有一个读者曾经问过我,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们更吃苦耐劳,更有善良的品行,这一点在现在还适用么?
我回答说:这个观点恐怕在什么时候都不适用。之所以有人这么想,那是对贫穷有一种误解。

 

 

我们都知道孟子的那段话,因为上学的时候要求背诵过: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这碗战国老鸡汤当然是错的。

在我看来,贫穷是一种绝对的恶,就像疾病一样,是需要被摆脱的一种东西。
而恶性最大的一种贫穷,我就得就是少年人的贫穷。

 

人这一辈子,性格的塑造主要是在青少年时期。这段时期,人会建立对自我的认知,构建自己和外界的关系。

 

这一段也是人类荷尔蒙分泌旺盛的时候,会产生很多需求。青少年有求偶的需求,有打扮自己的需求,有社交的需求,有加入某个群体的需求。

如果青少年经历的是赤裸裸的贫穷,那所有这些本能都会受挫。人对自我的认知会扭曲,对外界的认知也会扭曲。青春会变成灰扑扑的。灰扑扑的青春直接会导致灰扑扑的为未来人生。

 

 

大家上学的时候,都接触过几个特别穷的同学。我不知道大家的接触经验是什么样,反正就我的个人感觉,他们有的学习成绩不错,有的人缘也不错,但是很少有真正欢快的,周围似乎总有一种轻微的黯淡氛围。

我有一个男同学,发育得比我们早一些。我们还没长胡子的时候,他就有胡子了。这个问题就让他很烦恼。他烦恼不是因为长胡子,而是因为没钱买剃须刀。他家里没有,他就用剪子剪,但是不行,总是胡子拉碴的,看上去像个流浪汉。

 

有一次,他就犹犹豫豫地找我,问我明天能不能把家里人的剃须刀带到学校,他好剃剃胡子。我很吃惊,第二天就带来了。放学以后,他拿着剃须刀剃了胡子,剃得干干净净,然后对着镜子看,看了很长时间。我就坐在旁边看着他。
现在我还能想到这个场面:一个少年拿着借来的剃须刀,剃得干干净净,然后对着镜子久久地看着。

 

贫穷有什么值得感谢的呢?它就是一种恶啊,摧残少年人心灵的一种恶啊。
 

 

就是从挣钱的角度看,经历过贫穷也并不是什么优势。贫穷就像一种心理上的疾病,会搞乱人们对金钱的感觉,让他们赚到更少的钱,而不是更多的钱。

 

从贫穷里走过来的人,对钱其实往往是不理性的。就像老一代的人,他们会把很多杂七杂八的东西堆在家里,舍不得扔掉。你可以给他们算账:北京的房子一平米的面积就得七八万,按照三十年折旧来计算,一平米一年下来得折合两千块钱。你这一堆废纸还不值两百块钱,你长年累月地把它们堆在这儿不是节约,而是浪费。可是他们是不会听的,因为他们不接受这种计算,因为他们的本能告诉他们:这些废纸是好东西。

 

他们的金钱理性被这种本能磨损掉了。所以你才会看到这么多老年人为了买鸡蛋的时候便宜三块钱,可以排两小时的队,可是他们却可以花好几万买玉石凉席,或者什么红外线枕头。因为三块钱他们是有概念的,而几万块钱就有点超出他们的概念。对他们来说,三万块并不是一万个三块钱,而是跟三块钱不搭界的另一种存在。

 

而这些对金钱的错乱感,基本都可以追溯到以往的贫穷上。

 

 

至于善良呢?穷人的孩子比较善良,这也是一种神话。为什么会有这种神话呢?我觉得这是一种社会对穷人的廉价补偿心理。现在信这种神话的比较少了,但在以前,这是主流的认识,就像电视上穷人的孩子基本都是善良,坏蛋都是阔少爷。

 

其实当然并非如此。
就个体而言,当然什么情况都可能,但我相信从统计意义上来说,生活环境优越的的孩子会比穷人的孩子更善良一些。
其中的道理其实很简单。生活比较优渥的孩子,很少有机会见到社会的黑暗面,也没有拼命争抢才能获取资源的必要,世界对他们要柔软很多,那么他们看待世界的眼光多半也会更柔软一些。

 

底层的生活往往有很粗糙很物质的一面,因为窘迫到一定程度你就讲究不起来嘛。这个是没法办法的事情。你自己想一想就能明白,如果小明从小就需要和别的小朋友抢夺一番,才能得到一块糖,而小亮从小就有很多糖果可以主动分一些给小朋友,小明和小亮谁的心会更刚硬一些?

 

我看过斯蒂芬金的一本小说,叫《长眠医生》。书的内容一般,但其中有一个段落很有意思。书里有一个小女孩艾比拉搞了一个生日派对,一群十岁左右的孩子在一起,没有争抢没有推搡,很有秩序地在一起玩儿。有个大人看了以后很吃惊,说这些孩子真乖呀!
坐在旁边的医生嗤之以鼻:“这有什么好吃惊的?这些孩子都是艾比拉的朋友,都来自附近中产阶层的高档幼儿园、高档小学。这帮小孩子都是被高度驯化的一群,从小不需要争抢玩具,所以现在当然也不会推倒小伙伴去抢积木。”

 

你要是说哈莱姆贫民窟的孩子会比这帮小孩子更“善良",我是不相信的。根据我的个人观察经验,我也觉得生活比较优渥的孩子,占有欲往往相对弱一些。

 

 

还有一个误区,就是关于吃苦耐劳。
要说穷人的孩子比较吃苦耐劳,这个我觉得真不一定。

 

我们有这个想法,其实是因为我们潜意识里,觉得体力劳动才叫吃苦耐劳。如果换个方式看,坚持弹钢琴学美术的孩子,跟在流水线上加班加点的孩子,哪个更吃苦耐劳,那个更加努力?其实我觉得是前者而不是后者。
为什么?因为这里牵涉到一个词,叫选择。

 

你可以选择苦一点,还是轻松一点,然后你选择吃苦,因为吃苦可以实现你的愿望。这个时候你这种选择就是一种坚强、一种努力。可是当你除了吃苦没有任何选择的时候,这不叫努力,其实是忍受。

忍受是容易的,而努力是困难的。我们经常会搞混这二者。

要做到坚强,需要对未来的一种规划。大部分情况下,过度的贫穷会削弱一个人对未来的规划能力。

 

但是我们有时候还是有这种感觉。比如上大学的时候,我们往往会觉得苦孩子出身的大,好像总是比自己刻苦一些。其实这多半是一种幸存者偏差。

能够从艰苦环境里考上大学的,就像王心仪小姑娘,她们本来就是比较努力比较坚强的一群人。她们如果不努力的话,可能根本就进入不了你的视野。你把她们当成贫穷孩子的代表,就是幸存者偏差。

 

 

当然有内心足够强大的人,能够挣脱这一切,能够不在乎这一切。

 

毛姆说过一句话,他说贫穷和苦难并不能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有人在苦难中表现出很高尚的胸怀,但那是因为他本来就是那样的人。
我觉得这话很有道理。并不是贫穷让人强大,而是他们本来就是强大的人,然后碰巧经历到了贫穷。

 

我再重复一遍,贫穷是一种绝对的恶,是对人的一种摧残而不是一种成就。

这不是对穷人的贬低。这就像我们说“不自由”是一种恶,这不是贬低深陷束缚中的人,而是认可他们应该去获得自由。没有人应该贫穷,没有人应该感谢贫穷。

年轻人出于幼稚可能会这么说。这没有什么。我们年轻时也有各种幼稚的念头,但是作为成年人,不该去幼稚的附和。
 

话题:



0

推荐

押沙龙

押沙龙

347篇文章 1天前更新

电子工程师,青年学者,作品有《晋朝另类历史:出轨的王朝》。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