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今天我要说一个让人伤心的话题(至少让我有点伤心),那就是中年人的可悲之处。


01


中年人前一段口碑不太好,还有人专门发明了“油腻中年男”这个词。后来世界上发生了一些别的事情,大家渐渐就淡忘了骂中年人这个事儿。至少我很长时间没看到骂中年人的爆款文章了。


不过我觉得吧,有些中年人确实有点问题。不能因为他们跟我一个年龄段,就昧着良心替他们说话。
有些事情,年轻人做出来是一个范儿,中年人做出来又是另一个范儿。


就拿好色来说,年轻人有身体里蓬勃的荷尔蒙支撑着,有脸上的胶原蛋白修饰着,就算好色,也显得有股健康阳光的底色,看着并不觉得丑陋。
但不知道为什么,中年人好色起来,往往有股子猥琐的感觉。有点像什么呢?就像是吃饭的时候,你看一个人夹菜不多,但是不停地翻菜,拿着筷子在盘子里抄来抄去,然后还大声地吧唧嘴。


这是一种。还有一种中年人也让人讨嫌。

这种中年人倒是不好色,但喜欢给你讲做人的道理。

一锅鸡汤给你用小火咕嘟嘟地炖着。倒给你一碗汤,再往锅里续一碗水。你喝十年,锅里是这只瘦鸡,喝二十年,锅里也是这只瘦鸡。
那只鸡给煮得老惨了。


为啥老是这一只鸡呢?因为懒得再抓了嘛。抓鸡多累啊。不如守着这只鸡熬汤。
虽然是只小柴鸡,嘴大点的人一顿饭就给造没了,但是只要省着点煮,勤续点水,给你滋补一二十年的心灵,还是没有问题的。


逮着这只鸡,我才进入了自由主义的大门。
逮着这只鸡,我才感到心灵的平静。
人生真谛,乃在此柴鸡。
来问我吧,年轻人!干了这碗柴鸡汤,和我一起成长


一个早就停止了成长的人,邀请你和他一起成长,这真是一件可悲的事情。


02


当然,所有人都成长过,就像当年一本小说的名字《谁的心不曾柔软?》

是啊,谁又不曾成长过?大家都在观念的沼泽里跋涉过,都愤怒过,都自我怀疑过,都努力想知道对和错的区别在哪里。
换句话说,都逮过鸡。


那个时候,哪怕是困惑,也有一份热情在。对世界骨子里还是热爱,还是不舍,还是充满了好奇。
可是有的人在中年后,一个转身就换了副模样。

他用一份平静的嗓音,像唐僧一样絮絮叨叨地说着类似的话,教导着别人的人生。他对什么都有答案,对自己再无怀疑。没有了反思,没有了自嘲,有的只是心平气和的布道。


好像全世界就一只鸡,那只鸡已经被他下到锅里了。
要管好自己,不要做无谓的事情,要冷漠,要买房子保值,要赚人家的钱就不要得罪人家,要尊重成功人士,要鄙视穷逼……
我不说这些话对不对。因为对不对还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在这些话背后有一种中年人特有的倦怠感。


对生活的热爱,变成了一种温乎乎、懒洋洋的眷恋。
世界曾经是广阔的,可现在已经缩小成了一个小咖啡馆,壁炉里点着炉火,唱片机里播着轻音乐。人们坐在柔软的沙发里,讲一些滑溜溜的道理,来互相证明自己真是活明白了。
这种气氛让人舍不得走出去,甚至连往咖啡馆外看一眼的兴趣都没有:外面那些low逼有什么看头?


03


也许中年人容易犯这种毛病吧。


他们活了几十年,有的人就像往大海深处航行,越看世界越大。
有的人却像是在往一个方向挖洞,越挖洞越深,回头一看,就只能看见洞口那一小片天。然后呢,就身不由己地发出“呱呱”的声音,后背上也就顺势长出了绿色的条纹。


我们可以管这个叫路径依赖。

他们一路走来,走了几十年。但凡混的还可以的,往往对自己的人生经验,还有学来的一些道理都特别爱恋。爱恋到一定程度,整个人就越来越僵化,对不同于自己的群体和观念,也就越来越缺乏同理心。
他们会说这是和生活达成了和解。和解的代价,就是停止生长。


他们会不断重复自己。

他们会本能地走最省力的道路,去最安全的地方。
你们别看他布道的时候常有挑衅的态度,但这种挑衅无非是一种调味料,就像朝寡淡的鸡汤里撒一点胡椒面。他们挑衅的绝不会是强大的存在。


相反,任何强大的存在,都会被他们当成大自然的一部分去接受,就像土地、阳光和空气一样。你为什么去给它们较劲儿呢?

成功者一定有成功者的道理,强大者一定有强大者的意义。你要去适应任何比你更强大的东西,你要去鄙视任何比你更弱小的东西。这叫进化。


年轻人就这样进化到了中年人。有一股精巧的懦弱藏在傲慢的姿态背后。
当然,谁不曾年轻过?我只是不知道,他们回想到自己的年轻时代,会不会有点后怕呢?


04


我想,你们知道我说的是谁。


话题:



0

推荐

押沙龙

押沙龙

370篇文章 1天前更新

电子工程师,青年学者,作品有《晋朝另类历史:出轨的王朝》。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