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0
听报道
今天我在微博上看到了一条评论。
个人看法:押沙龙最损,和菜头最酸,肉唐僧最粗。
对于后两句,我没什么特别明确的意见,但是对于第一句,我并不认可。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温和厚道的人,怎么就损了呢?损还不够,前头还要来个最呢?
不过这个说法,我倒也不是第一次看到。以前就有人说:你怎么这么损?你怎么不好好说话?你为啥这么阴阳怪气?
是啊,为啥呢?
01
刚上网的时候,我并不这样。
那个时候,我喜欢叨叨叨地跟人讲道理:哎呀,你这种想法逻辑上是错误的;哎呀,你说的这个数字不对,某某书上有具体数字;哎呀,我的意思不是这个。
总之,就像一个戴了眼镜的唐僧,慈眉善目地坐在电脑前面,呼吁大家要爱护花花草草。

这才是押沙龙的“超我”
其实,就算今天,我心中还是藏着一个唐僧,渴望把道理掰开揉碎了给对方讲。
就像前一段,我也没招谁没惹谁,有位科学家忽然跳出来,冲着我戟指大骂:你这个拜灯塔国的洋奴!
人家骂上门来,怎么办?
当然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了。
我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敲了上千字来回复,细心地解释这跟洋奴不洋奴没有任何关系,我说法的理由是什么,它的历史依据是什么,它的逻辑是什么。还怕人家看了嫌乱,很贴心地分成01,02,03,04,05。
除了标题没加粗,没飘红,跟一篇公号文章几乎没什么区别。
然后我就等着对方的回复。
我觉得他可能会说:原来是一场误会啊。
当然,人家也可能会说:你的说法不正确。我认为是这样的…….
过了一会儿,人家回复了。
两个正义的大字:放屁!
那一瞬间,我心中的唐长老只能紧紧身上的袈裟,黯然退场。换上场的是叼着烟卷的古惑仔,准备好好拿这个科学家开开心。
退场是对的。你翻翻《西游记》,整本书下来,唐僧什么时候真说动过一个流氓?
02
很多人确实没有办法交流。
你跟他讲道理吧,他不想听道理。
你跟他讲逻辑吧,他也不想听逻辑。
他就想痛痛快快把你骂一顿。
你解释的越细,他骂的越起劲。骂着骂着就开始原形毕露。就像《西游记》里的猪八戒,开始的时候还只是个黑胖大汉,渐渐就露出长嘴大耳,最后索性像到了稀柿峒,显出大猪的原形,“嘴长毛短半脂膘,圆头大耳似芭蕉”,喷着响鼻朝你拱将过来。
你能怎么办?
你说:悟能,你为什么要拱我?你拱我是不对的。
这话是不是很多余?
它是头猪哎。
03
对于我来说,讥讽是一种武器,也是一种看待世界的方式。
我希望这个世界是能够沟通,能够交流的。我心中的唐僧时时刻刻在蠢蠢欲动,想用道理来说服别人,或者等待别人道理的反驳。但是,这个世界上有些东西真的是太蠢了,蠢到了你不可能认真对待它们的地步。
就像那个至道学宫。曾经有网友劝我学学它的深刻,我没听。后来我才知道了它的很多深刻言论,比如美国人把大批死尸加工成汉堡卖给老百姓吃,国际日期变更线是一种军事优势等等。

你们都见过这个图片了吧?
这种事情你是没办法正儿八经地反驳的。
难道我搬个凳子坐那儿讲:至道学宫说的可不对啊,国际日期变更线是一条虚拟的线,只是为了解决时区混乱问题才划出来的,它本身不会改变时空!
我要是这么讲,就是对大家智商的侮辱。
或者像前一段雷雷呼吁武林同道教训女作家,我也不可能去写一篇文章,一本正经地讲述这个道理:让一群练武的壮汉去殴打一个六十多岁的女作家,那是不对的!雷雷,你怎么能这么做!
那样会显得很傻,对吧?
所以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写一篇讥讽文章,把雷雷写成一个笑话。
对于很多事情,唯一得体的办法就是讥讽。
不用尝试和他们交流,也不用和他们讲道理。因为他们根本不想和你交流。
如果他们有一丝一毫交流的打算,有一丝一毫讲理的打算,他们就不可能蠢到说这种话的地步,或者坏到说这种话的地步。
当道理失效的时候,我只能选择讥讽,也就是我自己心目中的所谓幽默感,和别人眼里的 “损”。
这是我抵抗荒谬和愚蠢的方式。
04
但是,这种方式也是一种逃避。
我在很多事情上都看到了可笑之处,这既是我的刻意选择,也是我生来的本性。我努力把那些可笑之处写出来。写的时候,我自己经常会发笑。如果我写的非常用心的话,有时你们读了也会笑。很多人留言说他们笑了。
笑的时候,这个世界上的荒谬和愚蠢好像就没那么可怕了。它们成了一种可笑的东西,一种低于我们的东西。跟它们比,我们是优越的,因此,一切还都在掌控之中。
但实际上,真的是这样么?
我们笑了以后,荒谬就真的不再可怕了么?愚蠢就不再可怕了么?
就像卓别林的《大独裁者》,那是一部非常了不起的讽刺剧。但是我总觉得,如果卓别林没有拍这个电影,对这个世界也许会更好一些。因为它带来了一种幻觉,那就是希特勒是可笑的。
不,希特勒并不是可笑的,他是可怕的。这个区别非常重要。
当然,现在希特勒没有了,但是道理是一样的。讥讽是一种力量,但它也是一种逃避。它削弱了对方的可怕之处,而凸显了可笑之处。用这种方式,它创造了一种安全感。
因此,我一直觉得:喜欢讥讽的人,往往也是生来缺乏安全感的人。他们用讥讽和幽默来抵御这个世界,也用这种方式来逃避这个世界。
说到底,他们往往是天性悲观之人。
小男孩走夜路的时候会吹口哨给自己壮胆,而他们,则选择了讲笑话。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