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01 
 
最早的时候,我读书主要是因为寂寞。
 
在我印象中,我小时候有段时间经常一个人呆在家里,原因我记不清了,也许是因为生病,也许是因为碰巧周围没玩伴。那个时候也没什么娱乐工具,我就把所有能找到的书都读了一遍。有的是自己家里的,有的是找别人借的。拿到什么看什么,也没多少挑选的余地。
 
现在想起来,小时候确实看了一些奇怪的书。
 
比如有本讲怎么养猪的书,好像是写给农村社员的实用手册,我也从头到尾读完了,此后一直觉得猪是种特别麻烦的动物。
 
我还看过很多琼瑶的小说,至少不下十本。一个十岁左右的小男孩子猛读琼瑶小说,多少有点怪,但当时只要有书就拿来读。我现在还记得好多琼瑶小说里的情节,有一个富家少爷被傻内地打坏了;有一个坏姐姐假装失忆抢妹妹的男朋友;有对情侣穷得只能分着喝一杯果汁等等。
 
喝果汁的好像是这本书
 
《红楼梦》也是那个时候读的,九岁或者十岁。很多地方看不太懂。就像“贾宝玉初试云雨情”那段,我就不理解到底发生了什么。感觉贾宝玉像是尿床了,但好像又不是,挺迷惑的。
 
读这些书并不是为了求知,就是因为没有别的娱乐。要是当时给我一个手机,我估计就不读红楼梦,也不读怎么养猪了。那个时代的孩子可能很多都有类似的经历,只是我的习惯一直保持下来了,牢不可破,后来即便有了别的事情可做,我还是会找书来读。
 
02
 
后来这个习惯变得越来越狂热。我攒下几乎所有的零花钱,去买各种各样的书。有时候甚至会饿肚子,拿早餐钱买书。为什么会这样?我也说不清。可能是觉得书里的世界比现实世界更神奇吧。
 
不少书是跟着潮流读的,比如说三毛。三毛的书我差不多全读过,当时觉得好得不得了。文坛巨匠。后来二三十年不读,前一段我买了一本《万水千山走遍》,想回味一下少年时代的感受,结果被惊呆了。太自恋,也太矫情了,根本读不下去。原来我以为可和张爱玲并肩的天才,现在看只是一个文青而已。
 
 
还有一本《麦田里的守望者》,它当然比三毛要高出六七个档次,但现在我对它的评价也没当年那么高了。在少年时代,《麦田里的守望者》是我心目中的圣经,我读过不下五六遍,每次读都心潮澎湃。那真是一本写给少年人的书。少年时代错过了这本书,就不需要再读了。
 
不过对我一生影响最大的书不是它,而是另外两本书。一本是罗素的《真与爱》,我以前在文章里提到过,它给我提供了一个三观的框架。还有一本是阿西莫夫的《宇宙、地球和大气》。这本书直接改变了我未来的职业选择。
 
这本书是《阿西莫夫科学指南》的第一册,总共四册
 
我以前更喜欢语文,倾向于学文科。但是大约在初二的时候,我用了一天的时间读完了这本书,然后整个世界在我眼里都不一样了。我第一次知道了白矮星和中子星,第一次知道大爆炸理论,第一次知道地震波的原理。我打开这本书的时候是中午,等到太阳西沉的时候,我已经决定要学理工。如果没有这本书,我很可能后来不会成为一个工程师,而是会干编辑之类的工作。
 
周围的成年人对我读书的劲儿头好像有点迷惑。读书是好事,大人也承认这一点。但是我读书的狂热劲儿似乎有点过分了,显得不太正常。他们往往是用一种略带尊重的态度表示不赞许。
 
比如初中的时候,我带了一本书到政治课上偷偷地看,被老师发现了,一通骂,书也给收走了。那是一本竖排版的《萤窗异草》。第二天老师把书还给我了,口气变得很客气,但还是指出这样书的不太适合我这个岁数。
 
我家里人开始很鼓励我读书,但是到后来也不是很赞成,尤其到了高二高三的时候。那段时间我正迷恋鲁迅,把他的全集一册一册放在抽屉里读。我家人推门进来的时候,往往发现我不是在做卷子,而是在偷偷读鲁迅,就很不高兴。我妈一直认为我如果在高中的时候不看那些“闲书”,就能考上清华。
 
但是我觉得她高估了我的智力。我学的已经很苦、很努力了。每天抽一段时间读书,就像我每隔三四天就会和同学去游戏厅打会儿街机一样,是精神放松的一个途径。这个习惯我一直保持了下去。后来不管多忙,如果没有读半个小时的书,就会觉得不自在。
 
03
 
 
大学时代是自由的。我经常逃课,到图书馆里读书,一读就是一个下午。图书馆的书很多,所以我读得就很杂。那个时候有年轻人的虚荣心,会去特意读一些高深的书,希望自己显得牛逼一些。
 
比如说哲学书,《人性论》。《存在与时间》,《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马尔库塞,德里达。基本都没看懂。他们谈的话题,其实我一点兴趣都没有,完全激发不出我的共情。比如说认识论,我觉得那是科学的范畴,要研究这个问题应该好好研究脑科学,神经科学,在那里空对空地谈论有什么意思?再比如说存在与虚无的关系,我一点都不感兴趣,并没有了解的欲望。我读这些书,只是因为听说这些书很厉害,只有很聪明的人才能读懂。就是纯粹的虚荣心。
 

我用了很长的时间一个字一个字地通读了这本书,但现在完全不记得书里讲了什么
 
事实上,直到很晚以后,我才明白问题出在哪儿。我是个对抽象观念缺乏兴趣的人,喜欢具体的、能够具象的逻辑,不喜欢纯观念的推演。这是我狭隘的地方,也是我思维方式的局限。但是人的性格,就是由这种局限来确定的。
 
当然,年轻人还是喜欢宏大叙事。我大学时代很迷恋汤因比的《历史研究》、斯宾格勒的《西方的没落》,因为它们格局宏大,有想象力。事实上,这两本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师承关系。但过了那段时期,再读这两本书,就对其中带有神秘主义的玄学感心生厌恶。
 
时过境迁以后,反而是当年读过的一些文学书留下的记忆最深。比如奥尼尔的剧本《进入黑夜的漫长旅途》,我读第一遍的时候就掉了眼泪。读第二遍的时候还是掉了眼泪。现在回想起来,也是人生中难得的体验。再比如说《蝇王》,读完后有一种天空黑下来的感觉。再比如说《罪与罚》,我熬夜读了整整一个晚上。等天亮的时候,书读完了,感觉像生了一场病。
 
工作以后,对读书的狂热一点没有消退。我不打麻将,不看电视,不唱卡拉OK,除了读书没有什么特别强烈的爱好。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是在沿海的中型城市,那个时候也没有京东和当当,买书很不方便。我第一次到北京出差的时候,就特意到西单书城买了两大旅行袋的书,加起来得有六七十斤。拖回旅馆的时候,肩膀都磨坏了。
 
这种习惯让我和周围环境其实有点隔膜的。如果我是一个编辑或者一个教授,我这么读书可能很平常,没有任何奇特之处。但是我是个工程师,周围的同事对我这些读物毫无兴趣,我从不记得有谁向我借这些书。确实,有几个工程师会对《腓力二世时代的地中海世界》(那就是我从北京扛回来的一本书)感兴趣呢?
 
但是我常年受的又是工科训练,不是公式推导,就是编程逻辑,这些潜移默化的东西对我影响是很深的。所以我对两边的世界都有点隔膜。在工程师里,我显得像个文青;在文青世界里,我显得又像个理工男。怎么说呢?就像童话故事里的蝙蝠吧。两边的知识都知道一些,好像没什么不好,但其实这种分裂,会让人很难有特别深入的探索。
 
而且,多少会点寂寞。
 
04
 
现在,读书是我的一种生活方式。就像每天起来会刷牙洗脸一样,是生活的一个自然组成部分。但也正以为这样,我对读书的功用评价并不是特别高。
我觉得,爱读书并不会怎么样。
 
读书并不光是阅读文字。你要了解一件事,解决某个问题,就去搜罗资料,阅读文献,在我看来那不叫读书,而是叫信息搜集。这是现代人的基本技能,跟跟买车之前到网上搜搜评价差不多。我说的读书,是指没有特别功利性的阅读。在我看来,这种读书不一定会让人特别聪明,也不一定会让人处理事情特别能干。阅读获得的知识大部分都难以用到生活上。它只是单纯地满足你的好奇心而已。
 
但是读书变成“书呆子”的可能性也很小。
 
我确实见过一些读书读傻了的人,比没读过书的人更加偏执,而且往往还有一种对阅读沾沾自喜的愚昧。但是这种人往往都有一个特点,就是读书范围特别狭窄。他们可能读过很多书,但往往都集中在特定的类型,所以就会愚蠢。只要一个人读书范围足够大,看到过不同的观点,了解过其他领域的知识,很少会有特别蠢的“书呆子”。这就像旅游。一个人如果去过世界各地,接触过各种文化的人群,偏见比一般人往往会少一些。
 
读书也有一些副作用。它可能会让你对现实世界有一定的疏离感。我就有这种感受。在我心中,除了现实世界之外,还有一个由书构成的世界。它当然是现实世界的反映,但是和现实世界又保持一定的距离。所以我的心思会有一定的部分留在现实世界之外,这就多少会造成一点点疏离感。但这不仅仅是读书的问题,可能任何爱好强烈到一定程度,都会造成一定的疏离感吧。
 
我少年时代对读书有一种幻想,青年时代对读书有一种虚荣,现在我看读书这件事只是平常。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总会形成一些爱好,因为机缘巧合,或者性格原因,我碰巧养成的爱好是读书。它让我活在一个双重世界里,它改变了我对生活的一些看法,它让我有了打发时间的方式,它也让我没那么害怕孤独。如此而已。
 
对我来说,读书带给我很多美好的体验,我一点都不后悔自己养成了强烈的读书爱好。但我并不觉得这个习惯多么值得骄傲,我也不觉得读书适合每一个人。如果世界上每个人都像我这样,有闲暇时间就坐那儿读书,那这个世界也很无聊的啊。
 
如果世上有轮回,让我下一次生命里选择爱好,我可能不会选择读书,可能会尝试一些别的。因为每一生都像一生,那有什么意思呢?但在这一生,我不打算改变这个习惯了,而且也改不了。我只是越来越把它当成一个平常的爱好,并不奢求从中得到如何惊天动地的收获。那些把读书说的如何如何神圣,如何如何了不起的人,都是骗人的。读到后来,也只是一颗平常心。
 
 
 
话题:



0

推荐

押沙龙

押沙龙

347篇文章 19小时前更新

电子工程师,青年学者,作品有《晋朝另类历史:出轨的王朝》。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