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01
 
我老早就说:现代人不要写文言文,不要写文言文,不要写文言文。
 
果不其然,写文言文容易出事。复旦大学的朱刚教授的一篇文言文刷屏了。
让我说,这篇文章就两个字:不通。
 
整篇文章从第一句到最后一句,几乎每一句都不通顺,语感也完全不对。比如说“凶手在警”,这简直就不成话。凶手在警后,“亦无从得问事实也”,此句亦不通顺也。至于“此岂爱校心切,可以罔顾事实?”反问句硬是变成了质问句。
 
网上对这篇文章的纠正很多,还有不少热心网友自己动手改文章,所以我就不句句分析了。总之,这是一篇极烂的文章。哪怕是个普通古文爱好者写的,放到网上也会被人刺几句,更别说这是复旦大学的中文系主任了。
 
确实太让人吃惊了。
 
但也有人为朱刚教授辩护,比如说也喜欢研究宋史的吴钩先生,就坚持认为:
 
朱文中“求仁得仁”承“仁者不寿”而来,并没有用错。网上那些出言讥讽者,文言水平高不到哪里去,不要被他们误导。
 
这就是无理取闹。
 
“求仁得仁”后面连着的就是“又何怨”,自古以来就没有拿这四个字来吊唁死难者的,否则能跟家属打起来。这就像人家过生日,你送个大匾,上面写四个大字“老而不死”,那肯定不是祝寿,前面再怎么铺垫也不行。因为只要读过论语的都是知道全句:“老而不死是为贼”。
 
人家被杀,你说“求仁得仁”,那肯定不妥。错了就是错了。再多说什么都是曲为之辩。
 
那为什么非要为朱刚教授这么辩解呢?
 
就拿吴钩先生为例,他自己也说了,“几年前蒙赠一册《苏轼十讲》”。人情世故,大家都懂。不过肯这样自己主动招供的不多。借用一句鲁迅的话,吴钩先生确实是个“老实的像火腿一样的人”。
 
还有一位陈果先生辩解的就比较过分:
说实话,这就有点不要脸了。按照这逻辑,天下事哪里还有对错可言?
 
就像地上一坨屎,农业专家指着说:烤地瓜。你说我相信专家,专家说是烤地瓜,那就是烤地瓜!虽然它盘着圈儿,顶着尖儿,里头还能看见没消化干净的虾仁儿,那我也相信这是烤地瓜。
 
那我还能说什么?这地瓜你趁热吃呗,还不用剥皮儿。
 
反正我不吃。
 
02
 
至于文言文,我觉得现代人真的不要去写了,没有意义。
 
现在文化人里,确实有些人能写出大致规范的文言文。就像这两天网上好几个给朱刚教授改文章的,大多改得都还通顺,至少没有大的毛病。
 
但是,能写出“好”的文言文的人,至少在网上,我一个都没见过。
 
所谓合格的文言文,无非是文从句顺,知道怎么样古代人的套话而已。就拿朱刚教授的那篇文章来说,其实就有很多古代的套话可以用,说造谣,就“谣诼纷纭”,“青蝇营营”;说悼念,就“义兼师友”,“天丧斯文”一大堆。这种套话,就算写的文从字顺也毫无意义,因为它无法表达任何真情实感。
 
文言文是一种自成系统的文体,需要大量的记诵,大量的练笔。我们没有文言文的童子功,就算再用力,写出来的也是一种半路出家的模拟,没有办法用它来表达真实的感受。
 
这也没办法,文言文对我们来说就像一匹野马,我们勉为其难地也就是不从马上掉下来,至于什么“风一样的感觉”,那是万万没有的。
 
你要说有没有例外,我不能说一定没有,但真的是没怎么见到过。所有现代作者写的文言文,几乎都有点扭捏作态,“不好意思容我装个逼”的感觉。
 
写的好的,也就是通顺而陈腐,写的不好的,连这个都做不到。
 
03
 
当然,按理说,文化专家应该能写出大致通顺的文言文。
 
读书读多了,套话总是会用的,怎么也不至于出乖露丑。但不知道怎么搞得,他们却经常出事,老是从文言文的马背上掉下来。
 
比如余大师秋雨前几年写的《钟山风景区碑文》,也曾语惊四座:
 
华夏大地,美景无数,却有寥寥几处,深嵌历史而风光惊人……南京人民于甲申之年启动整治宏图,斥资五十亿,搬迁十三村,移民两万余,增绿七千亩,新建栈道,呼集物种……金陵古城,自此更可俯仰岁月,迎迓远近;中华文明,由此增一聚气之谷,读解之门。主事者命余作文,方落数语,已烟霞满纸,心旷神怡。
 
深嵌历史、呼集物种之类的也就罢了,但是“方落数语,已烟霞满纸”,自古以来除了冯唐老师,恐怕再没有如此自称自赞的作者了。
 
其实余老师倒不是想当众吹牛,就是拽词儿拽脱臼了。
 
平心而论,朱刚教授的这篇短文连余秋雨的碑文都不如。它连从马上掉下来都谈不上,它就压根没爬上马背。
 
所以,我真的不太能理解。倒不是说对朱刚教授有什么恶意,但是这么著名的大学的中文系主任,写出这样的东西,确实让人难以置信。肯定有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当然,有人解释说,这是朱教授在朋友圈里发的文字,并没有仔细推敲过。但这还是不能解释我的疑惑。道理很简单,即便在最不经意的时候,一个中文系教授也不该写出这样的文字,更不会把这样的文字发到朋友圈。这是基本功的问题。
 
据说朱教授的古文专业水平很好,如果这样的话,就更难理解了。如果要做善意的推测,他可能像王世贞说的“吾眼有神,吾腕有鬼”,会读不会写。
 
当然,这种情况也有可能。《天龙八部》里的王语嫣就什么武功都懂,但是没有实战能力。
 
往好处想,朱刚教授就是文言文的王语嫣,满腹琳琅,腹笥极广,但是不能自己下场实战。真要下场了,就连余秋雨老师都能上来一招“烟霞满纸”,把他打翻在地。
 
但这还是不太说得通。
 
王语嫣虽然不会武功,但以她在武学上的见识,当然知道自己不能实战,也就不会下场。朱刚教授既然专业水平很高,当然就有识别的能力。“吾眼有神,吾腕有鬼”,眼力总是有的吧?自己写的这个东西语无伦次,不成体统,自己总能看出来吧?那又怎么会发出来呢?
 
也许,人类的本质就是自恋,眼力一到自己这里就失效了?文章总是自己的好,凶手在警,求仁得仁,都是自己想出来的词儿,所以越看越好,觉得远在文字金线之上,所以忍不住给朋友分享,
 
大家再一捧:朱老师真有您的!文字典雅,直追两汉!情真意切,感人肺腑,应该拿到官网上发表!朱刚教授的眼力就更失灵了。
 
于是,在包不同、公冶乾的热烈鼓掌下,王语嫣颤巍巍地下场,使了一招“黑虎偷心”,震动武林。
 
04
 
我不敢说这就是真相,但是——这真的是我能想到的最合理时也最善意的解释了。
 
最后还是再强调一遍:现代专家们别再写文言文了。写的通顺,别人觉得那是应该的;写的不通,别人觉得你欺世盗名。
 
至于写的好,那是不可能的。
话题:



0

推荐

押沙龙

押沙龙

345篇文章 2小时前更新

电子工程师,青年学者,作品有《晋朝另类历史:出轨的王朝》。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