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今天说说曹操和刘备。

 

01

关注我公号时间长的朋友,可能知道我对《三国演义》评价不太高。这种评价倒不单纯基于文学方面,而是我对“演义”这种体裁本身就有点偏见。

但今天要说的不是《三国演义》本身,而是读者对书中人物的态度。

这两个人物就是刘备和曹操。

至少从宋朝以后,古人几乎都是一边倒地贬曹仰刘。苏东坡在《志林》里就说:

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

王夫之在《读通鉴论》里也说曹操是:

惨毒不仁,恶滔天矣

可现在如果再做调查的话,我相信就不是这个样子了。

我前些天就看到过一篇10万+的公号文:

这么看,《三国演义》可以改名为《曹阿满被辜负的一生》。

当然,一般读者对曹丞相的态度没这么夸张。但是我觉得可以相当有把握地说,现代读者里面喜欢曹操的人,远多过喜欢刘备的。

 

02

这种变化是罗贯中造成的吗?

很有可能。但奇怪的是,罗贯中并没有歌颂曹操,贬低刘备刘尊曹。相反,他的态度非常明确:刘备是个仁厚的明君,曹操是个狠毒的奸雄。这是整本书的基调。

实际上,罗贯中的这种态度是对的。

在历史上,曹操就是个残暴狠毒的人,而相对来说,刘备就是个宽厚仁慈的人。当然在乱世中,刘备这个“宽厚仁慈”要打一个大大的折扣,但凡事都要靠同行的衬托。比较而言,确实如此。

曹操的残暴狠毒有很多证据。最出名的一件事,就是他在攻打徐州的时候,“凡杀男女数十万人,鸡犬无余,泗水为之不流。”有人解释说这是为了报父仇,其实并非如此。屠城是曹操作战的长期战略,从初平四年一直屠到了建安二十四年。睢阳、雍丘、邺城、大柳城、河池等等都被他屠过。在官渡之战后,他更是把袁绍的八万降卒“尽坑之”。

曹丞相在《蒿里行》这首诗里说:“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听上去悲天悯人,其实这是曹操一个人把杜甫和白起的活儿都抢了。

当时的老百姓也并不拥护曹丞相。《三国演义》有一段著名的情节,曹操率军攻打荆州,十多万老百姓跟着刘备逃跑。别人都劝刘备不要带这些百姓,说他们是累赘,但是刘备不忍心,坚持带着走,结果差点被曹操全歼。这段情节并不是罗贯中虚构的,历史上确有此事。

那么荆州这些老百姓为什么宁肯抛家舍业,也要跟着刘备呢?无非是因为曹操实在太可怕了。

 

03

罗贯中并没有替曹操的暴行做掩饰。他甚至还杜撰了一些曹操没干过的坏事,比如曹操杀吕伯奢这段情节就属于诬陷。

但是,罗贯中肯定也没想到,我们读者对此居然并不在乎!

曹操把徐州杀的鸡犬不留,我们不在乎;十几万荆州老百姓宁肯逃亡也不敢面对曹操,我们不在乎;曹操杀了恩人全家,我们也不在乎。我们反而得曹操豪爽多智,甚至不乏可爱之处。

我们为什么对曹操这么宽容呢?这让我想起了《笑傲江湖》里的一段情节。任我行刚出场的时候,对付秦伟邦、黄钟公、黑白子的手段非常毒辣,令狐冲有点看不过去。但是跟任我行相处了一会儿,令狐冲就“颇信英雄处事,有不能以常理测度者,心中本来所存的不平之意逐渐淡去。”

读者看待曹操,就有点像令狐冲看待任我行。普通人对待“英雄”,总是宽容的,哪怕是令狐冲这样好心肠的自由主义者也不能免俗。

但是对刘备,读者就可就没这么宽容了。

其实刘备没干过什么坏事。跟当时那些军阀比起来,他真还算挺干净的。无论是在正史里,还是在《三国演义》里,他都没有屠过城,也没有滥杀无辜过。十多万老百姓宁肯跟着刘备逃跑,也不愿接受曹操,就是最好的证明。

要说污点,夺取刘璋的四川,算是违反诚信的人生污点。可在军阀混战的情况中,这并不是太出格的事情。袁绍不也鸠占鹊巢,夺了主人韩馥的冀州吗?吕布不也身为客人,夺了刘备的徐州吗?何况刘备也没有收拾刘璋,把他放到公安县好吃好喝地养了起来,还把私人财产都还给了他。说句良心话,在乱世里,这已经算不错了。

但是读者还是觉得刘备虚伪,鲁迅就说罗贯中“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刘备虚伪吗?确实有一点。他给自己打造的人设,确实有点太高大上了,真实的刘备根本做不到。

一个人,没有自己标榜的那么好;另一个人,像自己标榜的一样坏。

那么,哪一个人更可取呢?

反正我要是樊城的老百姓,肯定跟着虚伪的刘皇叔逃跑,不愿留下来等着豪爽的曹丞相。万一 “英雄处事,有不能以常理测度者”,曹丞相一怒之下把我们杀的鸡犬不留,怎么办?

人们对“虚伪”往往有一种错误的看法。如果是两个旗鼓相当的对手,虚伪确实是一种恶德。我没有正面伤害你的能力,“虚伪”就成了我从背后悄悄伤害你的手段。这个时候,虚伪确实很可恶。但是如果双方力量完全不对等,我想打你就打你,想屠你就屠你,“虚伪”就不再是恶德,是成了对暴力的一种隐形约束。

对于草民来说,掌握暴力的军阀要是给自己竖一个“仁厚”的人设,肯定比没这个人设要好得多。

所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那是对力量对等的人来说。要是曹丞相明晃晃的一钢枪扎过来,你躲个屁啊,你只能“嗷”地一声倒在泗水河边。这个时候,你巴不得有人在旁边提醒曹操一下:“丞相,使不得!注意一下你的人设!”可曹丞相攥着枪柄一转圈:“老子的人设就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

这个时候,你对人设肯定会有不同的看法。

 

04

要说起来,读者的心态还是蛮奇怪的。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三国演义》里的曹操,也打出“宽仁厚道、爱民如子“的人设,宁肯冒着打仗失败的风险,也不愿意抛弃老百姓,读者还会那么喜欢他吗?我觉得恐怕不会。我们可能心里反而会觉得他婆婆妈妈,不像大丈夫行径。

我们这些普通人,哪怕穿越到了三国时代,也就是个逃难的草民。可是我们还是会觉得:“都火烧眉毛了,你还管那些老百姓,不是有病吗?”读到刘备兵败当阳的时候,恐怕大部分读者都是这么想的吧。至少我小时候读《三国演义》的时候,内心深处就是这种感受。

为什么会这样呢?

有人认为这是心理代入的问题。我们在阅读过程中,会不由自主地把自己代入曹操的视角,而不是难民的视角,所以才会有这种想法。

这种解释有一定道理,但没有完全说服我。因为《三国演义》毕竟不是《射雕英雄传》、《笑傲江湖》。我们可能对郭靖、令狐冲这些人物有代入感,对曹操这样的枭雄却不会有强烈的代入感。

即便读故事,我们也能模糊意识到,曹操和我们不是一类人。

那么问题出在哪儿呢?

有次在饭局上,某个朋友对我说了一段话,让我颇有领悟。他说自己从小就有点崇拜街上的大混混,长大了也喜欢看犯罪片,特别欣赏教父那样不露声色的黑老大。他并没想要成为这样的人。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他在价值观上当然也不赞同他们的所作所为,但是——他还不由自主地崇敬他们身上的力量感。

听完这段话,我有点理解为什么读者会更喜欢曹操,而不是刘备了。

不一定所有人,但至少有很多人,他们就是有一种心理本能,会崇拜强者——哪怕强者是藐视他们的的。甚至可以说,正因为强者是藐视他们的,他们才会更崇拜。

强者如果冷酷到底,毫无心肝,人们并不会接受。但如果强者宽厚善良,处处以弱者为念,弱者往往又会轻视他,觉得他婆婆妈妈,缺乏该有的威严。所以,董卓那样的畜生固然可恶,逃跑都要带着老百姓的刘备也让人厌烦。

只有曹操,一会儿可以屠城灭县鸡犬不留,一会儿又能踩了麦苗后割发代首,这种人物往往最有神秘的人格魅力。

比如像杜月笙这样的毒贩子,一张三寸纸条就能取人性命,但是偏偏平时显得温文有礼,守一点江湖上的规矩。市井传说中,人们就会对“小杜”津津乐道,好像那点文雅能抵得上几百条人命。如果杜月笙真要是个双手干干净净、一声正气的禁毒先锋,大家反而对他没什么兴趣了。

市井传说中的杜月笙也不乏魅力

 

善没有伤害别人的能力,恶却有伤害别人的能力。不管我们承认不承认,这种能力里面有一种魅力。我不知道为什么,但是很多人的心理确实如此。一种带有克制的恶,往往比带有瑕疵的善,有时候更能激发我们的好感。

在我看来,《三国演义》里的曹操、市井传说里的杜月笙,乃至《笑傲江湖》里的任我行,他们都属于同一类型的人。冷血的残酷里带着点人性的痕迹。理性告诉人们,我们是普通人,这样的人对我们来说非常可怕。但是感性告诉我们,这帮狠人真TM牛!

令狐冲见到任我行后,“颇信英雄处事,有不能以常理测度者,心中本来所存的不平之意逐渐淡去。”我觉得这段不起眼的文字,真是金庸无意中的神来之笔。短短的一句话,可以解释很多可怕的心理。

 

话题:



0

推荐

押沙龙

押沙龙

347篇文章 1天前更新

电子工程师,青年学者,作品有《晋朝另类历史:出轨的王朝》。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