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01 
 
我就是个小镇做题家。
当然,严格来说不是小镇,但是河南的三线城市,跟小镇也差不了太多。
从小到大,我一直兢兢业业地做题。那是我最大的特长。靠着做题,我才考上了大学,然后按部就班地毕业、上班、调电路板、编程序、当社畜。
做题很辛苦的啊。
我这么多年做过的卷子,摞起来都能压死一头壮汉。
 
结果又怎么样?还不如丁真在摄像头前头笑一笑。丁真连元素周期表都背不下来,却大红大紫,拥有惊人的流量,上亿的点击,还吃上了皇粮。
那我对丁真有啥想法没有?
真没啥想法。
因为我觉得自己做题和丁真微笑,那是两个平行世界,没有什么交集。
 
网上有一位跟我类似的“做题家”,说过这样一段话:
十年寒窗不如人家一张投胎脸。我熟练掌握两国语言,其中包括一门国际通用语言。我甚至还熟悉化工原理、生物化学、有机无机,甚至基础物理学、药物分析、天然药物化学等学科。初步了解高等数字、线性代数、统计学等人类文明的光辉结晶。语言上我熟悉掌握了英语、汉语,能够熟练运用大量古诗词和数以千计的单词。为了一张文凭,我每周实验室从12点呆到了晚上九点。为了我能进一步深造,我每天坚持背英语单词,每周熟读一篇英文文献,偶尔还做一张六级卷子的阅读理解和翻译写作。然而,这些都不如人家一张脸。
在我看来这就属于瞎比较。
 
我们这些做题家,应该明白一件事:我们是在和谁竞争?
我们是在和像我们一样的普通人竞争。
我们彼此之间有太大的特异性。所以努力就显得很重要。你玩游戏的时候,我多背两个单词,结果你就考不过我,我的前途就比你好,对吧?
但有些人根本不是我们的竞争对手。
 
比如有的人天生就超级聪明,智商160,你累死累活做不出的题,人家看一眼就会。这种人就不是你的竞争对手。
还有人天生就是艺术家,四岁就能弹巴赫,六岁就写钢琴曲。我大学里吉他弹了四年也没弹下来《爱的罗曼斯》,找谁说理去?
咱们的努力原则,对他们是失效的。
 
才华是这样,脸其实也一样。
有的人就是惊世大帅哥,大美女,不背单词不背公式,往那儿一站,举手投足风华绝代。在正常社会里,这种人就该一辈子众星捧月,吃喝不愁。
不光漂亮是这样,可爱也是这样。秀兰邓波儿六岁就演戏,一演就火透好莱坞。凭什么?凭她刻苦努力,磨炼演技?六岁的孩子再努力又能努力到哪儿去?其实就是天生可爱,有眼缘儿。
 
运气也是一样。
有的人啥才华也没有,脸长得跟麻将牌里的九饼似的,结果人家买彩票中奖了,六千万。买个豪车在你面前招摇过市,怎么办?
能怎么办?
看着呗。
 
一个社会就应该是这样啊。
在任何一个领域特立独行、与众不同的人,就应该冒尖。
不然的话,这个世界该多无聊啊。
 
02
 
有人把这件事上升到插队的高度,说丁真“插队”了。
问题是这个世界的资源不是排队领取的,不是“按努力分配”的。
也不应该是。
大家排着队,等着一个资源中心按照某种固定原则,分配资源,这样的社会是可怕的。
 
就像那位网友抱怨:十年寒窗,不如一张投胎脸。
可是我们看电视、看视频的时候,就是会关注漂亮的脸,有魅力的脸,而不关心这张脸熟悉不熟悉化工原理、生物化学。这是人类的生物本性,看见美丽悦目的事物就分泌多巴胺。那怎么办?
在我看来,只有两个解决办法:
第一个是通过强制手段,不许我们这么选择,得有人管着啊。
第二个是通过经济手段,让我们的关注变得不值钱。大家都看你的视频,照样让你是个穷光蛋!
在我看来,这两个手段都很可怕。
 
我虽然也十年寒窗,但还是宁肯活在一个“没背过元素周期表的丁真比研究生押沙龙混的强”的世界,也不愿意活在那样的世界里。
我尊重努力的价值,我这么多年就一直很努力,但我更尊重自由选择的价值。
 
03
 
我说的这些道理,有些网友其实也明白。但他们有两个愤怒点,导致他们不愿意听这种解释。
 
第一个愤怒点是公务员的问题。
丁真被招编为公务员,“有了铁饭碗”,这件事很多人就不高兴,觉得这对辛辛苦苦考公务员的人不公平。
我一开始对这种指责很奇怪。我觉得丁真拥有这么大流量资源,能给当地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理塘能招他为公务员,是占了他的便宜,怎么现在好像成了丁真占便宜呢?
后来我才明白为什么我们的想法会不同。
关键是对公务员的认知。
 
在我脑子里,公务员是个职业岗位,招公务员就跟大公司的HR招聘差不多。
但是在这些网友脑子里,公务员属于“国之公器”。它不像一种岗位,而更像一种神圣的公共资源。让丁真这种网红当公务员,是一种不伦之举。
网友的这种认知让我有点不安。当然,他们这种认知也许更符合社会现实,但要是这样,我就更不安了。
 
网友还有一个愤怒点,就是中青报的一篇文章《做题家们的怨气为何要往丁真身上撒?》
这篇文章确实有点语涉轻佻,但是逻辑上并无太大问题。我也是小镇做题家,读的时候丝毫没有被冒犯的感觉。就连“语涉轻佻”这一条,也是大家纷纷指责以后,我重读的时候才留意到的。
为什么我的感受和很多网友的感受不同呢?
我仔细想了想,还是对报纸的身份认知问题。
 
在我脑子里,那就是一篇文章。多元的世界,当然会有不同的价值标准。做题家没什么问题,丁真也没什么问题,双方完全可以共存。有些做题家看不惯丁真,那么某个报纸写篇文章帮丁真怼回去,在我看来好像也没什么大问题。
但是在很多网友眼里,这是一种官方的“定性”。这种媒体有引导舆论、弘扬价值观的责任,换句话说,它有教化之责。所以它发表的言论就不光是本身逻辑对错的问题了,也不是针对某一人某一事的问题了,而是要引领群众往哪里走?是不是要否定“艰苦奋斗”的价值观?是不是要鼓励大家“投机取巧”的心理?是不是要腐蚀大家的道德?
你看,居然扯到前辈先烈上了,有人甚至还“忍不住担忧这样的现象也许会动摇了我们的国本”,真是我完全没想到的高度。
他们的敏感,映衬出我的迟钝。
 
别看这些网友痛骂中青报,其实它在他们心目中,远远比在我心目中要重要得多。
我能说的还是那句话:网友的这种认知让我有点不安。如果他们这种认知更符合现实,那就让我更不安了。
 
04
 
我写这篇文章,其实就是源于一种不安。
 
我发现很多人并不真正喜欢多元,并不真正喜欢自由选择。你要是问他们,他们会说喜欢,但实际上并不真喜欢。一旦别人选择的结果不符合他们的期望,他们可能就希望限制这种选择。他们其实更偏好排队和分配。他们更喜欢单一的道德观。他们更喜欢规范性的东西。
 
这种倾向真的让我有惶恐之感。
话题:



0

推荐

押沙龙

押沙龙

346篇文章 1天前更新

电子工程师,青年学者,作品有《晋朝另类历史:出轨的王朝》。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