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既然今天是三八节,那我们来讲讲读书吧。

01

 

先说说我在知乎上看的《哪个瞬间让你突然觉得读书真有用?》。
里面有一段很好玩。

作者参加朋友的婚礼,司仪为了调节气氛,就让每个桌子出一个人说几句贺词。作者觉得很无聊,埋头吃自己的。结果谁知道挑来挑去,挑到他这一桌,把他挑中了。
然后他就上台接过话筒,哐哐哐背了一段他读过的民国时代证婚词。

有道是:

 

两姓联姻,一堂缔约,良缘永结,匹配同称。看此日桃花灼灼,宜室宜家,卜他年瓜瓞绵绵,尔昌尔炽。现谨以白头之约,书向鸿笺,好将红叶之盟,载明鸳谱。

 

结果呢?

 

司仪都傻了,大家都不吃了,推杯换盏的人都站着看着我,服务员也不上菜了,端着菜看着,连新人都在台下愣住了,新人父母长辈们也在交头接耳。

然后全场爆炸,掌声雷动,紧接着司仪塞给我一个大红包,事后我才知道他本来是要把这个大红包放在最后的。

 

最厉害的是:

 

我回到座位上明显感觉到一桌子的女的看我眼神都不对了,眼神中闪烁着崇拜的泪花。


看见没?
崇拜的泪花。

 

不知道为什么,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忽然涌上来一种羞愧感。
这是个老毛病。读小说的时候,我经常会有这样的时候,主人公碰到尴尬的场合,我会莫名其妙地也跟着产生一种羞愧的情绪,可能是代入感太强了。
不过,也可能是因为我想起了自己中二的青春年代。

 

装完逼后,悄悄地在异性眼中寻找崇拜泪花的年代啊。
一去不复返了。


不过我跟作者不太一样,那就是我没碰到的人没那么捧场,不然我也不会二十多了才找到对象。

 

02

 

土豪泡妹子的时候,可以很低调地掏打火机,结果一不小心掏出一个法拉利的车钥匙。你没有车钥匙可套,就掏出一段文言文来:

——你是愿意坐在法拉利上听大白话,还是愿意坐着加重大永久上听我背文言文?
妹子说:

——我当然愿意坐在加重大永久上听你背文言文。

 

你说,这是不是一种幻觉啊?

 

03


我是一个非常喜欢读书的人,而且从小就爱读书。
除了读书以外,我没有什么特别明显的爱好。我差不多每天都要阅读几个小时,否则就会觉得这一天过得有点不太对劲。
那么,有什么瞬间让我觉得读书特别真有用?
那就是当我终于有一天,对读书有了一颗平常心,对这个世界有了一颗平常心。

 

我明白了读书就是一个普通的爱好,就像有人喜欢旅游,有人喜欢看电影,有人喜欢滑旱冰一样。几乎所有的爱好,过度了都往往有害。读书也一样,如果一个人过度沉迷于读书,也会错过很多东西。
想明白了这一点,就会消除很多虚妄心。

 

没有人会因为你读书多,看你的眼神里就“闪烁着崇拜的泪花”。
但是…..万一有呢?
万一有,说明他/她傻。

 

04


读书当然有用。
你花几十块钱,用上几个小时,就能看某个牛人讲出的好几十万字。而且同一个主题,你可以看到其他牛人的说法,做个对比。你当然会从里学到很多东西。
那读书能不能让我们变聪明呢?
这个,就得看人了。

 

确实有读书读傻的人啊。

就像上次我写了篇我对“国学”的基本看法,回复里头不就有好几个傻子么?

那些人也许没读过很多很多书,但我相信还是读过一些的,说不定比社会上大部分人读得还多一点。

 

就像有位辩友回复说:南怀瑾老师说了,《易经》是上次冰河时代留下来的奇书,记载了冰河时代以前的智慧。

你看,他就读过南怀瑾老师的书,所以他就比没读过南怀瑾老师书的人,傻得要新鲜一些。

 

我可不是对南怀瑾老师不恭敬啊。这一段就当我没说。

下面还是说说读书读傻的问题。

 

这跟书本身的性质有点关系。

任何书籍都是对现实的一种简化,甚至是种歪曲。现实总是疙疙瘩瘩,奇形怪状的。每件事背后都有成千上万的影响它的因素。

但是书里面的世界却是比较光滑的。

 

写过书的人都知道,作者都会考虑结构安排,考虑逻辑线索,一步步把读者往道上领。为了阅读效果,会把很多乱七八糟的因素砍掉。可是现实世界里哪会这样?

比方说,在书本世界里,猪头是不该成功的。可是现实中,确实有大把成功的猪头啊。

 

书籍总是比现实更光滑,更合理。它永远是一种简化。

读书人在这个世界里待久了,有时候就不愿意出来,或者就算出来了,也往往用书本的眼光看待世界。大家就会觉得他有点迂。

而且,人都是有点自恋的。自己懂点什么,往往就会夸大它的重要性,把它给神化了。

 

05

 

我前两天还看过一篇文章《没读过几百本经典,谈什么独立思考?》
我觉得作者可能挺有文化,但年轻人要是真信了这篇文章,很可能真的会读书读傻掉。

就像它说:

 

苏格拉底的话是真理,奥古斯丁的话也是真理;康德说的是真理,黑格尔说的也是真理。孔子的话是真理,老子的话是真理,耶稣的话是真理;托尔斯泰、契诃夫、巴尔扎克、福楼拜、鲁迅、蒲松龄……都是大师中的大师。

 

如果稍微了解点思想史的话,就会知道:如果孔子的话是真理,那老子的话就不可能是真理,否则就不会有儒道之辩了。如果苏格拉底的话是真理,那奥古斯丁的话就不可能是真理,否则就不会有“雅典和耶路撒冷之争”了。
最重要的是:

 

你要是想把一种思想观念弄死,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封它为“真理”。

 

对于“追求真理”人,真理就像是远方的地平线,你不断追求它,不断向前走,然后你就会越走越远。你要是说“这个东西就是真理”,就相当于说“我这个地方就是地平线”。
你这个地方就是地平线,那你告诉我,你前头是啥?

 

06


“只读经典”这个说法,也是错误的。

 

经典当然很了不起,因为它往往后来的人打开了一个新方向,提供了一个新框架。但是如果你不是研究思想史的,很多经典书籍是不需要读的,因为后来的发展已经覆盖掉这个框架了。

如果你想进入一个新知识领域,你读《国富论》不如读《经济学》,读《物种起源》不如读道金斯的《盲眼钟表匠》,读《理想国》不如读金里卡的《政治哲学导论》。

当然不是所有的经典书籍都是这样,但很多确实是如此。

 

“不读活着的人写的书”,不代表品位的高级,而是代表思想的僵化。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和其他活人分享着对这个世界的思考和希望,那么你怎么不去读他们的书,怎么能不去了解他们的想法?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故事。

 

二战的时候,美国人在太平洋小岛上建立了飞行基地。大飞机轰隆隆在天上飞,往岛上运来各种各样的东西。土著人看见了以后,觉得这个飞机云里来雾里去,比神仙还厉害。
后来仗打完了,美国人坐着飞机走了。过些年回来一看,不得了了。土著人用草扎了一个飞机模型,没事了就给飞机上贡,祈祷。天灵灵地灵灵,飞机大仙快显灵,冰河时代传圣器,南师劈翻押沙龙。

弄了一个拜飞机教。

但是这些土著人就算天天给飞机磕头,也没办法造出飞机来。因为伟大的不是飞机,而是飞机后面代表的那种鲜活的思想,那种不断进步的科学探索。你冲飞机磕头有什么用?

在我谈国学的那篇文章下面留言的几位,为什么会显得这么傻?就因为他们脑子里有个神圣的大飞机。
他们要围在大飞机旁边磕头。

 

读书读成了拜书教,那还不如不读。

 

07

 

说到底,还是要一颗平常心。

最后说几句吧。

 

1, 读书就是一种爱好,不要有神圣感。
2,显摆书本知识跟显摆大金链子一样LOW。
3, 不是所有的经典书籍都值得读。
4, 不要用崇拜的姿态读书。
5, 读书可以求知,但是求知的途径不止读书一种。
6, 根据我的生活经验,爱读书的人不一定比不爱读书的人更聪明。
7, 过度沉迷于书籍也很有可能会削弱一个人的判断力。
8, 读书有时会让人产生一种“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使命感,这多半是错觉。

总之——

读书不装逼,吃肉不吧唧,是一个现代人的基本修养。

 

话题:



0

推荐

押沙龙

押沙龙

345篇文章 2小时前更新

电子工程师,青年学者,作品有《晋朝另类历史:出轨的王朝》。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