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0
听报道
01
前几天,我写了一篇认认真真捋一下“杨笠事件”的理路。
挨了不少骂。
挨骂不奇怪,奇怪的是挨骂的理由。
有些网友指责我“理中客”、“男性的傲慢”,还有人告诫我:在大雄和胖虎之间保持中立,就等于支持胖虎揍大雄!
我觉得很奇怪,因为我那篇文章虽然用很大篇幅做逻辑推导,但最后的主旨很明确:中国现在还是男权社会,所以女性有出格言论,我们应该报以更大的包容,而且脱口秀本身就是个娱乐节目,言论尺度大,我们更不应该较真,所以大家不应该攻击杨笠。
为什么他们会认定我是中立呢?我怎么就支持胖虎打大雄了呢?
我仔细想了想,觉得应该有个很重要的理由,那就是我“情绪不饱满”。就像有些地方该用“叫小番”的调门,我居然用一个西皮流水打发了。
比如说,我虽然在文章也提了一句,有些网友攻击杨笠的话“太恶心太下作了”,但篇幅明显不够,没有气场,情绪不饱满。太不饱满了!
我应该多用些文字怒斥他们:这些攻击杨笠的男人,都是些群犬狂吠!面对杨笠的声音,他们无疑是既愤怒又害怕。他们愤怒于女性竟然不再驯服,不再闭嘴,又害怕于自己也会像女性那样,被放置于客体位置加以审视评断。

这个情绪就比较饱满
这么写,情绪就饱满了,估计也就不挨骂了。
问题是:我天生不会这么写文章。
因为我不知道那些攻击杨笠的男人是不是都既愤怒又害怕。也可能有的光愤怒不害怕呢?也可能有的是光害怕不愤怒呢?也可能有的是既不害怕也不愤怒,就是闲得蛋疼呢?他们也没有告诉我,我也不好瞎猜。
但是这样一来,情绪就显得不饱满了。
这几天有人留言,建议我写一篇谈棉花的文章。
我一直拥护自由贸易,百分百地反对制裁咱们的棉花。立场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是,我想了想还是没敢写,就是怕自己的情绪显得不够饱满。谈杨笠的文章就是教训,换上这题目,那罪过就大了。
人上了岁数,肾上腺激素分泌有时候就会不足,立场再坚定,嗓门跟不上也是个事儿。只能说,尽量努力吧。
02
情绪不饱满,只能靠严谨来补。
这几年我写文章就越来越严谨。因为不知道怎么回事,最近大家脾气越来越大,看什么都不顺眼,稍有不慎就会围过来啐你。
说话做事一定要严谨。就像papi酱前一段挨骂,就是吃了不严谨的亏。她晒娃的时候,提到自己的孩子叫“小小胡”,这就很不谨慎,应该首先声明一下,说“这姓是两口子抓阄抓的”也行,说“姓只是个符号,我们对孩子姓什么毫无态度,等孩子长大了以后按自己的意愿改吧”也可以。
等前面解释完了,最后再说:姓的问题就说到这儿,现在大家看,这是我的小小胡。
我就越来越严谨。现在写文章,但凡牵涉到稍微敏感点的话题,就忍不住要做一些解释,说很多废话,唯一的目的就是做到滴水不漏,省的惹出麻烦。
就像在谈杨笠的那篇文章里,我就特意加了括号,声明我只是针对“反对男权”的人群发言,属于人民内部求同存异、策略探讨的问题。写完了还是不放心。又在留言里再次声明,不管持任何意见,那些举报杨笠的行为都是不对的,无可争议,所以不在讨论之列。
我自以为做到滴水不漏了,没料到还是挨骂了:你怎么不说那些举报杨笠的蝈蝻!坏蛋!
我啥都想到了,就没想到他们不看!
这就像小钻风去巡山,把情况勘察得结结实实,一路上把所有大王可能问的问题都提前想好了:大王要是问我巡了哪些地方,我就说从南巡到北;大王要是问我巡了多长时间,我就说从白巡到黑,大王要是问我感觉怎么样,我就说一点都不累。
想的是滴水不漏,结果回山洞,刚张嘴要汇报,大王上来就是一脚:一看你敲锣的样儿,就不是个好东西!
03
写到这儿,我还想多说两句题外话。
我有种感觉,似乎现在大家的道德感越来越强,眼里越来越不揉沙子。好多人就跟日据时期的伪警察似的,没事就拎个胶皮棒子在网上转悠,看哪个不规矩,就上去,噼里啪啦一通棒子,打完你,你还得爬起来鞠个躬道个歉。
就比如说“人设”。我们小时候追星,还没有这个词。现在不知道怎么回事,公众人物好像都喜欢讲究个“人设”。光是活儿好不够了,平时还得扣上风纪扣,生活上有个道德追求。网友们戴着红袖箍在底下盯着,一旦 “人设崩塌”,就会有乌央乌央的人组团来啐你。
这种鉴定一方面是看你的言论“三观正不正”,还有一方面就是看男女关系的那点事儿,离婚,出轨,撩骚,绿茶,小三,渣男,无缝衔接,主要就是这点破事。
以前其实也有这种人,不过年轻人少,大多是中老年妇女,搬个小马扎凑在一起嚼舌头根子,谁跟谁姘上了,谁跟谁好上了,张家出了个流氓,李家出了个破鞋,好不要脸。我小时候就觉得,长大了可不能跟这样的人混在一起。怎么过了这么多年,周围还是这帮人,而且还都变年轻了呢?
不是爱嚼蛆的人变年轻了,而是年轻人变得爱嚼蛆了。
现代道德在某些方面确实有很大进步,比如说对同性恋的包容,对女性地位的关注,这都是好事。但是我觉得另一方面,它在很多地方也变得更保守,更苛刻了。就像我们以前看《泰坦尼克》,从来没考虑过其中的性道德问题。现在居然看到知乎上有人在一本正经地讨论杰克是不是个第三者,露丝是不是个绿茶婊,俩人掉海里是不是活该。这是我以前完全没想到的。
有人说这是“数码牌坊,赛博猪笼”,我不知道对不对,但我总觉得,年纪轻轻的,确实不该活成这个样子。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