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0
听报道
前些天写了一篇谈一战的文章《走向毁灭之路》,今天接着讲七月危机。
01
我在《走向毁灭之路》里谈了关于一战的远因。但是战争爆发的直接起因,则是著名的1914年七月危机。
七月危机是人类外交史上最大的一次失败,过程相当曲折,后果极其惨烈。没有哪个国家真想打一场世界大战。只是一连串的冒险和误判,把各方都逼到了死胡同,最后只能图穷匕见。在这场危机里,没有胜利者,所有参与方都是失败者。
今天我就来简单整理一下七月危机的整个过程。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弗朗茨.费迪南被刺杀,这是七月危机的开端。
要理解这次刺杀事件,就得先说说奥匈帝国。奥匈帝国是个超级大杂烩,也是古老的活化石。它有很多民族,却没有哪个民族数量上占绝对优势,结果文化多元,语言庞杂,矛盾丛生。
奥匈帝国跟南边的塞尔维亚很不对付。这是因为帝国境内有很多斯拉夫人,而塞尔维亚也是斯拉夫人。它们就老想整合在一起,建立一个大南斯拉夫国。对奥匈帝国来说,这当然是个心腹大患。
一战以后,塞尔维亚还真的建立了南斯拉夫,可惜后来又分裂了
皇储被刺杀以后,奥匈帝国第一反应就是:这肯定是塞尔维亚干的!
这还真没冤枉塞尔维亚,这事儿还真跟它有关。当时有个民族主义恐怖组织“黑手会”,也有人翻译成“黑手党”,但它跟意大利的黑手党没关系。塞尔维亚情报部门的头头偷偷鼓动他们搞了这个刺杀事件。刺客的武器就是他提供的,人也是他帮着从塞尔维亚越境的。
这是情报部门私下里干的。塞尔维亚政府并不完全清楚。但是,情报部门也是你手下,你肯定要负责任的。
于是,七月危机的第一个环节出现了:6月28日,塞尔维亚情报部门鼓动刺客谋杀了奥匈皇储。
02
奥匈帝国很快就明白了真相,那它是什么反应呢?相当激烈,准备向塞尔维亚开战!
这倒不是因为心疼皇储,也不是想借机吞并领土。奥匈帝国高层普遍不喜欢皇储,死掉了也没什么不好,正好把这个位子腾给更受欢迎的卡尔王子。至于领土,奥匈帝国也并不打算吞并塞尔维亚领土。国内烂七八糟的民族已经太多了,它不想再增加一大堆斯拉夫人。
它要开战,只是因为恐惧。
奥匈帝国不符合当时的世界潮流,国内局势摇摇欲坠。当时欧洲流行一个说法,认为土耳其帝国崩溃之后,下一个就要轮到奥匈帝国了。所以,奥匈帝国有强烈的不安全感。越是觉得不安全,越是要显得强硬。而且奥匈帝国总觉得塞尔维亚有个大阴谋,要煽动叛乱、颠覆帝国,刺杀皇储只是其中一个环节。如果这次忍了,那自己的威望就崩塌了,国家也就散架了。所以,必须一劳永逸地解决掉塞尔维亚。
它打算击垮塞尔维亚,把它的领土割掉一大部分,赏给周围的几个小国,用来收买它们。那自己要不要也分一点土地呢?首相坚决不同意兼并领土,声称麻烦已经够多了,不能再扩张了。要兼并领土,我就对开战投反对票!
就这样,奥匈帝国开始策划战争,但是它并不想要一次世界大战,就是想来个局部战争而已。
历史学家几乎一致认定,奥匈帝国有点歇斯底里了。帝国的形势远远没有他们想的这么悲观,塞尔维亚政府也没有颠覆它的阴谋。这是一个极大的误判。
奥匈帝国皇帝弗朗茨.约瑟夫,茜茜公主的丈夫。他对战争兴趣不大,最好战的是总参谋长康拉德。
无论如何,七月危机的第二个环节出现了:奥匈帝国决定向塞尔维亚开战。
03
但是奥匈帝国有个顾虑,它害怕俄国。俄国跟塞尔维亚都属于斯拉夫人,是铁杆盟友。它要干预的话,就麻烦了。那怎么办呢?奥匈帝国只能去找自己的盟友——德国。德国比俄国更强大,如果它站在自己这边,那俄国就老实了。
那么德国又是什么态度呢?
后来的历史学家经常指责德国,说它是好战分子,想要称霸欧洲,所以挑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个说法是不对的。德国军方确实有点好战,但它好战不是想称霸,而是跟奥匈帝国一样,也是出于恐惧。
德国非常厉害,GDP欧洲第一,工业潜力欧洲第一,军事实力欧洲第一,但它也害怕。它害怕俄国。德国倒不是怕1914年的俄国,而是怕未来的俄国。人们往往有一种错觉,认为1914年的时候,沙皇俄国已经离崩溃不远了。其实不是这样。当时俄国工业增长速度非常惊人,人口也在快速增长。按增长曲线看,它的实力以后有可能超过德国。
德国人觉得时间是站在俄国一边的。现在,它可以同时对付法国和俄国。但十年之后呢?可能就不行了。那个时候,俄法东西夹击,德国就会灭亡。所以,应该在机会窗口消失前,发动一场预防性战争。至于称霸欧洲,他们倒没什么明确计划。
就是单纯地想自救。
俄国人眼里的的德国
德国人眼里的的俄国
都觉得对方是坏蛋,都觉得自己是好宝宝
但这只是德国军方的想法。但是德国皇帝和首相,习惯从政治角度考虑问题,知道轻重好歹。在1914年,他们绝对没有发动世界大战的意图。可现在奥匈帝国求上门来了,应该怎么答复呢?
如果德国把高层集合起来开一个紧急会议,情况也许会有所不同。但事情发生的很不巧,七月正赶上休假季节,德国很多高级官员不在柏林。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只能召开几个零散的会议,他本身又是个情绪化很强的人,所以在7月5日,他给出了一个极其可怕的答复:如何处理这件事,是你的事情,但无论出现任何情况,德国都会站在你这一边。
这就是世界上著名的“德国空白支票”,奥匈帝国可以在支票上随便填。怎么填德国都认账。这就等于把主动权交给了奥匈帝国。德国反而成了事实上的喽啰。
德国这么干,也是出于一个极大的误判。德国觉得确实应该敲打敲打塞尔维亚,而奥匈帝国很虚弱,是个没种的国家,干不出太出格的事儿。威廉二世甚至鼓励奥匈帝国要“坚定些!”。而奥匈帝国根本没有向德国通告自己的真实计划。
所以,德国人不觉得有多大风险。开完空白支票以后,德国官员们接着休假,连皇帝自己也马上坐着游艇度假去了。
如果俾斯麦还在,绝对不会有如此愚蠢的决定。这完全不符合德国的利益,等于把“绞索套上了自己的脖子”。德国很快就后悔了,但那时已经来不及了。
这就是七月危机的第三个环节,回过头看,这也是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危机第一次有了失控的风险:7月5日,德国对奥匈帝国开出了“空白支票”。
04
奥匈帝国拿到空白支票以后,很长时间都没有动作。这段时间里,人们差不多把这事都给忘了。当时正在审理一个轰动欧洲的大案件,法国财政部长卡约的夫人,跑到《费加罗报》编辑部,连开六枪,击毙了主编。全欧洲都忙着吃这个瓜,把皇储的事儿忘得差不多了。就连各国外交官也都放松了警惕。
这才是欧洲人民当时最关心的大瓜
说是七月危机,其实在七月的大部分时间里,欧洲都是一副太平景象。大家懒懒散散地休闲,享受漫长的夏日。谁也没意识到,一股黑暗的力量正在悄悄地酝酿,马上就会带来可怕的暴风雨。
那么奥匈帝国到底在等什么?一方面,是在做军事准备,另一方面,是在等法国总统离开俄国。当时,法国总统正对俄国做友好访问。奥匈帝国害怕自己收拾塞尔维亚的时候,总统和沙皇正凑在一起。他们会进行充分商讨,采取联合行动,所以要等。
7月23号,法国总统上船回国。就在告别晚宴正举行的时候,奥匈帝国行动了。它给塞尔维亚递交了最后通牒,限令它48小时内给予答复。
这个最后通牒制定的条款极其苛刻,存心就是让塞尔维亚拒绝。而且,奥匈帝国事先并没把文本拿给德国看。它就是拿德国当冤大头,让它接受既定事实。德国人看到这份通牒以后,也觉得太过分了一点。但这个时候已经没有回头路了。
此时离皇储被刺案已经快一个月了。也就是从这一天开始,危机急剧加速。各国都紧张起来了。
48小时以后,塞尔维亚给出了答复。它的态度非常谦卑,除了两条要求以外,其他都接受了。就连德国皇帝也说“塞尔维亚人签订了一份最为丧权辱国的投降书”。
但是奥匈帝国拒绝接受,宣布与塞尔维亚断交。下一步就是战争。
7月25日,七月危机的第四个环节,也是加速环节出现了:奥匈帝国和塞尔维亚正式决裂。
05
如今,最关键的角色就是俄国了。
奥匈帝国和德国其实都在吓唬俄国,赌它不敢介入。俄国敢不敢介入呢?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法国的态度。如果单打独斗,俄国肯定不是德国的对手,它必须拉上法国。
可在这最关键的时候,法国总统和外交部长偏偏都在海上。他们正从俄国坐船返回法国。奥匈帝国就趁这时候递的最后通牒,德国人又配合奥匈帝国,拼命干扰海上的无线电,结果法国总统、外交部长和外界的通信很不畅。
这是个巨大的败笔。奥匈帝国不该趁这时候递交最后通牒,德国也不该干扰无线电,因为这样一来,总统和外交部长无法发言,法国外交官就开始自说自话了。他们凭着本能,支持和自己来往最密切的国家。法国驻俄国大使说:我们法国一定挺你!而在巴黎的外交官则说:我们法国还在观望。
这样一来,消息就出现了巨大的混乱。俄国和德国都变得更强硬了。等法国总统回到巴黎,欧洲外交局面已经是个烂摊子。
(你说德国没事了,瞎干扰什么?这个东西又不是说把对方搞糊涂了,你就占便宜了,对方误判了,对你有什么好处?很多事情真的不如摊到桌面上说更好。)
俄国决定力挺塞尔维亚。从当时的会议记录看,俄国人也陷入了猜疑的狂热。他们觉得这是德国和奥匈帝国勾结在一起,搞的阴谋。打塞尔维亚是假,对付俄国才是真的(这个有点想多了);而且法国已经表态支持自己了(实际上还没有),所以自己必须强硬。越强硬,越容易吓退德-奥联盟。于是,俄国开始做战争准备,以吓唬奥匈帝国。
从德国和俄国的反应看,它们都是在瞎猜,猜测的结果跟实际情况相差万里。而且它们陷入了一个误区,那就是觉得自己没有退路,对方有退路。它们都觉得对手在精打细算,而且可进可退,有充分的选择余地。自己恫吓一下,对方就会选择别的方案。实际上根本不是这样。双方都没法精打细算,一旦公开表态,谁都没有多少退路。因为退缩回去太丢脸了,而且也意味着抛弃盟友。这样以后就没法混了。
它们都怕自己丢脸,可都没考虑到对方也害怕丢脸,也不敢抛弃盟友。
双方都把对手想的比实际上更坏,也比实际上更不要脸。这就跟咱们老百姓一样,开始是利益之争,最后往往就是面子之争。而面子之争比利益之争更可怕,因为后者可以妥协,前者无法妥协。
沙皇倒是有敏锐的直觉,颇为忧心忡忡,俄国首相却相当乐观,认为德、奥只是虚张声势,吓它们一下就会退回去。奥匈帝国和塞尔维亚断交之后,好几天没有动静,俄国首相更乐观了。
但就在这个时候,奥匈帝国忽然向塞尔维亚宣战了。7月28日,奥匈帝国炮轰贝尔格莱德。七月危机进入了第五个环节:局部战争爆发了。
06
德国终于害怕了。
它第一次意识到,战争真的有可能会扩大化。于是,威廉二世提出一个建议:奥匈帝国接受塞尔维亚开出的条件,但暂时占领贝尔格莱德作为担保。什么时候塞尔维亚履行了承诺,奥匈帝国就撤军。这就是所谓的“保证计划”。德国首相疯了似地一个电报接一个电报,催奥匈帝国接受这个“保证计划”。
但是,奥匈帝国觉得自己吃定了德国,所以一直拖,拖到最后断然拒绝。
德国骑虎难下,而俄国也被逼到了死角。奥匈帝国已经开始进攻塞尔维亚了,现在怎么办?它必须采取动作表达真实的威胁,但又害怕把德国卷进来。于是经过权衡,沙皇和首相都认为应该下达局部动员令。
什么叫局部动员令?就是说动员南方军团,但是不动员对着德国的北方军团,这样既我写了奥匈帝国,又不刺激德国。这听上去好像很合理。
但是俄国军方坚决不同意。他们的理由是纯粹技术上的,局部动员会造成大混乱。这里牵涉到很多技术细节,比如说,军队要往南部开拔,必须经过华沙的铁路枢纽,而华沙的铁路枢纽位于北部集团辖区。怎么办?很多南方军团的后备役部队位于北方,怎么局部动员?那样铁路线和部队都会一团乱麻。这个时候要是德国真打过来,怎么办?
俄国将军说:要么不动员,要么总动员,没有中间路线!
沙皇和首相不懂军事,听完这些话,傻眼了。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外交家让位给军事家了。因为一旦考虑军事细节,外交家就插不上话了。
沙皇不知道该怎么办。这个时候德皇也紧张了,给他拍了电报。他们两个是表兄弟,威廉二世亲切地叫着沙皇的小名:尼基,千万要克制呀!你的威利。可是另一方面,将军和大臣都团团围着他,要求下达总动员令,说不然就晚了!
德皇和沙皇。德皇一直觉得沙皇傻,沙皇一直觉得德皇贱。
沙皇崩溃了。他面容憔悴,形同鬼魂,嘟囔这说:这是让无数俄国人去送死!
但最终他妥协了,签署了总动员令。事实上,这也是他自己的死刑判决书,三年后,沙皇全家惨遭灭门。但这个时候,沙皇还抱有一线希望:就算我们总动员了,但德国会保持克制。
就这样,在7月30日,七月危机进入了第六个环节,到达了危机的最高潮:俄国下达总动员令。
07
现在轮到德国做选择了。
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同样不想开战。但是这次依旧是军事家们压倒了政治家。总参谋部陷入了惊恐:俄国下达了总动员令,我们再不动手就晚了!
德国军事家们的恐慌,确实有很重要的原因。德国有一个作战计划,也就是著名的施里芬计划。施里芬认为,所以俄国动员至少两个礼拜才能部署到位。所以德国应该趁这个机会集中绝大部分军队,挥师西进,快速打败法国,然后再掉头对付俄国。
这是一个争分夺秒的计划,是否能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俄国的动员速度。现在俄国已经动员了,德国每拖延一天,失败的可能就增多一分。所以,将军们强烈要求皇帝也下达总动员令。
德国皇帝也傻眼了。奥匈帝国、德国、俄国它们三个就像在玩一场冒险游戏,虚张声势吓唬对方,结果事到临头,弄假成真,不得不摊牌。但这个时候,德皇在摊牌前,还有一个天大的顾虑,那就是英国的态度。
传统说法往往认为英德矛盾是一战中最核心矛盾,老霸主和新霸主落入了修昔底德陷阱,实际大谬不然。三个协约国里,英国和德国的关系是最缓和的,而且英国一直没有明确表态。
德国不害怕法国,但害怕英国。它一直觉得英国有毁灭德国的力量。当时很多观察家也认为,英国海军封锁德国贸易,同时金融上围剿德国,不出六个礼拜德国可能就完蛋。这个说法严重低估了德国的抗压能力,但是好多人都相信这一点。
如果英国明确表态支持俄国,那么德国会不会退缩?一战是不是可以避免?确实存在这个可能。但是英国还没有拿定主意,同时它也担心自己表态了,法国和俄国会更强硬,更不愿意妥协,所以它给出的信号暧昧不明。
于是,德皇威廉二世心一横,赌英国会保持中立,也下达了总动员令。但就跟沙皇一样,德皇事到临头也犹豫了。他忽然跑去问总参谋长:咱们能不能部分动员?只动员针对俄国的那部分军队,不动员针对法国的?这样可以避免刺激英国啊。
总参谋长几乎要哭出来了,说:这样绝对不可以!部分动员会导致大混乱!
这段对话跟俄国一模一样。德皇对专业问题无话可答,只能怅然若失地同意总动员。
8月1日,这是七月危机进入了第七个环节:德国下达了总动员令,并向俄国宣战。
08
就在德国宣战的同一天,法国也宣布了总动员令。现在,法国、德国、奥匈帝国、俄国都各就各位了,除了那个专业打酱油的意大利外,就差英国了。
英国还在犹豫。按照三国协约,英国的地位比较超然,它有中立的权利。但是到底要不要中立呢?
难道看着法国、俄国被干翻?但是打仗的代价太大了,值得么?
8月2日,英国内阁开了一天的会,议会也在激烈辩论,但还是没有做出最终决定。
可就在第二天,传来了一个消息。德国给比利时下了最后通牒,要求允许德军通过比利时进攻法国,否则就要进攻它。按照国际条约,比利时是永久中立国,各大国都做了担保。德国此举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英国本来就在举棋不定的微妙时刻,现在终于决定了自己的态度。
8月4日,德国进攻比利时。同一天,英国向德国宣战。
德国进攻比利时,是因为军事需求。施里芬计划必须借道比利时,完成右翼大回旋。这在战术上是正确的,但是在战略上则是错误的。它直接导致了英国参战。当然,英国也许迟早会参战,但只要能推迟几个礼拜,战局就会完全不同。
施里芬计划。当时很少有人相信德国真会进攻比利时,因为在那个年代,大家普遍相信条约是不会被撕毁的。
德国人经常犯这种毛病,技术性的精明,战略性的愚蠢。就像后来的无限制潜水艇战一样,战术上非常正确,但在战略上是巨大失败,它直接导致了美国提前参战。而如果美国参战晚上半年,德国很可能就获胜了。这种重技术轻大局的习惯,是德国人的先天软肋。
就这样,8月4日,七月危机完成了最后一个环节:德国入侵比利时,英国参战。
09
一个来月的时间,八个环节都走完了。然后是四年的血战,上千万人死亡,德、奥、俄、土四大帝国崩溃,英、法衰落,欧洲进入了大动荡时代。
回过头来看,对于大战的爆发,只有法国相对没有责任,其他列强都有责任。奥匈帝国可以说是罪魁祸首,它不该冒险发动对塞尔维亚的战争;德国也有严重责任,它最大的错误是开出了“空白支票”,然后再加上一系列误操作;俄国的责任在于不该第一个进行全国总动员,这是迈向战争的最后一步。而英国的责任在于态度暧昧,同时给两方面提供希望,加剧了双方的误判。
总的来说,这次外交大失败的根源就是恐惧、猜疑和误判。所有国家都在妖魔化对方,都认为自己才是受害者。而它们所有的小动作几乎都是害人害己,得不偿失。它们自以为在玩弄巧计,实际上一步步把自己陷了进去。它们的每一步看着好像都很合理,但拼凑起来,却是一个极不合理的灾难。
如果一开始,各方都把自己的底线和意图摆到明面上;如果一开始,各方都相信对方说的是实话而不是虚张声势,那么悲剧就不会发生。
不自作聪明,对所有人都有利。
但是,人类的天性就是这样。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