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姜萍这件事,我随便说几句。

01

首先说一句,我对姜萍这件事本身没有明确看法。你说这事是真的,我觉得可能;你说这是作伪,我也觉得有可能。这并不是和稀泥,而是我认真负责的说法。

但是大家在网上列举的那些疑点,有些我认为并不成立。比如求和符号Σ,姜萍写成了/2,有人说这说明姜萍根本不懂这个符号。我压根不这么认为。因为根据我的生活经验,有人就是会把数学符号写得很不规范,也许出于一种习惯,也许是为了写起来方便。

比如我上大学的时候就见过有同学把环路积分符号∮写得很像Φ。如果放到网上,这就是疑点,说明这位同学不懂环路积分。其实就是那样写省力,不用拐两个弯,他写着写着就习惯了而已。不光拼写,读音也是这样。我见过一个中学老师,把正切读成他娘的;把余切读成X 他娘的。这要是放在网上,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在这种问题上,人们很容易以己度人。比如有位网友在跟帖里就说:

Σ再怎么潦草也不可能写成姜萍的那个样子。因为写Σ的时候是从右往左一笔写成,不会分成两笔,先写长长一横,然后在下面中间开始写个2。

这话说的就不对。因为我写Σ的时候就是分成两笔,先写上面的一横,再写下面的那个拐弯。“我不会这么写,所以别人也不可能这么写”,这么想是不对的。

我随便再举一个稍微远点的例子。我写过一本书,叫《读水浒》。但是我自己讲这个书的时候,经常读出“读水壶”。我不知道“浒”字是三声不是四声吗?其实我知道。只不过我中学老师是那么读的,我跟着读,读习惯了,一不留神还是会下意识地读错。要是拿这个当疑点,说我不学无术,连水浒都不知道怎么读,还写哪门子的《读水浒》呢?肯定是抄袭的。那我当然会觉得冤枉。

有点扯远了,还是说回到姜萍。我对“Σ疑点”的不以为然,还有一个原因。因为根据我受教育的经历,这个求和符号Σ实在是太基本了、太入门了。如果他们想造假,也不会找一个连这个符号都不知道的孩子。如果姜萍不知道算子符号▽,我觉得还有可能。如果连Σ都不知道,就敢出来造假,我觉得这个可能性低到了不可思议。

当然,这都是我基于自己生活经验做出的判断。我这个判断仅限于“Σ”问题,至于有些疑点,比如大家说的latex之类的疑点,我就判断不出来了,因为我没用过。我写毕业论文的时候,还没有这个东西。它到底有多难,姜萍该不该会,我说不出来。再比如说姜萍拿着词典学英文版《偏微分》,这个是否可能,我也判断不出来。我本能地觉得可以,但是无法确信,因为我学偏微分的时候是老师教的,确实没有这种生活经验。

02

很多人拿姜萍事件和当年的韩寒事件做比较,那这个话题我也多说两句。

在韩寒事件中,我是有明确态度,因为根据我的生活经验,那些质疑无法成立。比如对自己的书显得不熟悉。我以前写的书,你要是拿来问我,很多我也记不住的;再比如说“四两拨千斤”写成“四两拨干片”,这个在我看来也绝不是什么出奇之事,几十万字的书可不就是会有各种各样的错误书写吗?再比如有人说书稿太干净,很多文章(包括你现在看到的这一篇)我也不怎么修改啊,哪怕集结成书,也不见得会大段修改。而且韩寒的书我基本都看过,里面的成长变化轨迹有章可循。正是因为生活经验能够覆盖这些质疑,所以我对方舟子他们完全不以为然。但是,对没有这种经验的人,有时候可能确实很难分辨。

对于姜萍,很多地方就超出了我的经验,所以我无法判断。网上说“反常之事必有妖”,对这个说法我是不认可的。能够被大家关注的事情,往往都是小概率的反常之事,正常普通的事情根本就没有被关注的可能。何况对于姜萍事件,很多数学专业出身的人,看法似乎也并不一致。所以怎么就“必”有妖呢?

但是我觉得质疑本身没有问题。姜萍事件当然可以被质疑。尤其是这件事被当成励志故事公开宣传过,她的指导老师又确实有同样的参赛经历,那么公众有了怀疑,当然有表达的权利。这没任何问题。

只是,在“质疑”和“反质疑“的过程中,大家的情绪实在有点太饱满了。

03

对此,我真的是很难理解。

因为这件事,有的网友说要拿几百万打赌,还有人为这事跟朋友断交,还有人在朋友圈骂人,甚至还有的网友喊人介错,至于吗?有必要这么入戏吗?大家的个人生活真是如此贫乏吗?

这件事本来就是个判断真伪的问题,但很多网友把它上升到了智商问题、人品问题、甚至价值观问题。我觉得真是匪夷所思。

就像有个网友前两天给我留言,说:

到这个时候,还装着看不出真假的,不是良心没了,就是脑子有问题。

这个留言我没敢回复,因为我不知道他是说看不出是真的,脑子有问题;还是看不出假的,脑子才有问题。后来我找了一下他其他的发言,才知道他的意思是后者。

其实认为真也好,认为假也好,我觉得都可以理解。就像我前面说的,这跟人们的生活经验有关。有人觉得中专生可能会用latex,有人认为不可能会用,这就是基于经验的判断。对也好,错也好,只能说经验判断的正误,不能说这就是智商有问题,或者是人品有问题。毕竟,人们的生活经验总是有限的啊。

有人说这种判断背后有人品的问题,有人就是见不得草根逆袭,才恶意质疑;或者有人就是喜欢被鸡汤感动,或者被阿里巴巴收买,所以才恶意地不许质疑。我不能排除有些人是这样,但我敢说,大部分人心里并没有这么明确的动机。

就像当年韩寒事件,我对方舟子当然很讨厌,但是我并不觉得“到这个时候,还装着看不出真假的,不是良心没了,就是脑子有问题”。现在相信韩寒代笔的人,依旧大有人在,我并不觉得他们都脑子有问题。他们只是生活经验和我不同,得出的结论和我不同。我当然认为他们判断错误,但是换个情景场域,我的生活经验也可能失效,我的判断也可能会错误。

我只是觉得很遗憾,为什么大家都不会好好说话了呢?为什么在这样的问题上,都要上升到立场问题,人品问题呢?为什么大家没有办法正常地交流一件事情呢?

就像方舟子。

我很讨厌方舟子,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不会好好说话。就像在质疑的时候,他并不是一条一条说出质疑,然后认为其中有作假的可能,而是上来就是宣判和讽刺的态度。大家可能会说,重要是真假,态度有什么重要性呢?

不,在公共舆论场里,态度非常重要。一个事件如果没有铁证,只有很多“疑点”,那么就需要进一步的讨论和沟通。可如果上来就采用宣判和讽刺的态度,它就几乎断绝了后续任何合理沟通的可能性,结果会是什么呢?就是变成一场骂战。而骂战一旦开始,事情真假就很容易变成各说各话的谜团。

方舟子这么说话,当然跟他性格有关,但我觉得多少也有点技巧上的原因。因为往往只有这样的发言,才能刺激大家,才能获取关注。如果他平心静气地罗列疑点一二三,那么很可能大家是不会关注的。说到底,还是大家对真假的兴趣,没有对骂战的兴趣大。

大家也许关心事情的真假,但他们更关心自己是正确的,对方是非坏既蠢的。最后的结果若是和自己说法不同,他们也绝不会有水落石出的踏实感,而是强烈的被冒犯感。他们的初心也许并非如此,但是随着骂战的开始,最后一定会变成如此。就像姜萍最近参加了决赛,我敢说,即便她比赛成绩还可以,也还是会有人继续质疑她,因为阿里巴巴难道不能漏题吗?比赛不能作假吗?

所以你看,网络骂战到了最后,大家几乎都是使用同一句话,“到这个时候,还装着看不出XX的,不是良心没了,就是脑子有问题。”至于XX是什么,大家可以自己填空。

所以,有的时候,我真的很是怀疑,我们还能好好地在网上讨论任何一件事吗?

 

话题:



0

推荐

押沙龙

押沙龙

355篇文章 12天前更新

电子工程师,青年学者,作品有《晋朝另类历史:出轨的王朝》。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