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戈尔巴乔夫到普京,俄国这些年到底发生了些什么?

蹭个热点,说说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的事儿。
现在好多人都说那个司机可能是故意撞的。这个我看了好几遍视频,觉得确实有点像,但我还是判断不出来,所以没法评论。
我就说说那些乘客。
不少人都在指责那些乘客:为什么这么冷漠?为什么不出来制止?看,把命丢了吧?
当然了,那些乘客要是真知道车下一瞬间就会坠毁,他们肯定会去干预。可能会觉得有点不安,但没料到真有这么危险。但是,这些人指责的还是有道理的:为什么他们不...
一
一说金庸先生去世,我脑子能想到的第一个东西是那首歌《铁血丹心》。
不是那首歌一定有多好,也不是说《射雕英雄传》在金庸作品里多出色,实在是因为小时候留下的印象实在太深了。
现在的孩子看《射雕英雄传》,可能没有太多感觉,但是在当时,这就像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现在每次听到《铁血丹心》,仿佛还能感觉到扑面而来的豪迈罡风。
第一次知道有金庸这个人,到处找他的书。但是那个时候还没有“飞雪连天射白...
建福宫。
这座宫殿兴建于乾隆五年,里面有抚辰殿、建福宫、惠风亭和静怡轩。皇上非常喜欢这里,把他喜爱的珍奇宝贝都收藏在这里,经常到这里逛逛。
皇上在建福宫里,主要做两件事:
第一件事:欣赏字画。
第二件事:写诗。
一
乾隆皇上写诗的时候最不喜欢别人打扰。现在他身边一个宫女太监都没有,只有一个黑衣人站在旁边伺候。
乾隆苦思片刻,拿起笔刷刷点点写了四句,写完以后轻轻吟哦一遍:
人夸不似老年象,...
前一段,为了给喜马拉雅写《押沙龙:少年世界史》,我特意在淘宝了买了一批老课本,世界历史,世界地理和社会发展简史,想看看以前的孩子读的都是什么样的教科书。
里头好多都是我当年学过的课本,看着真是特别怀旧。
一
我翻了一遍,觉得世界地理比世界历史好,世界历史写的比社会发展简史好。
《世界地理》基本还是客观的,里面老老实实介绍各国的山川地理,就是写的太枯燥了。这个国家有啥山,有啥河,气温...
这篇文章主要就是说一个事儿。
那就是我做的一个音频节目,叫《押沙龙:少年世界史》。今天它上线了。
一
今年六月份,我辞职了。
我在自己的微博里说过,辞职呢,主要是因为这两年经济压力变小了,家里也不依靠我这份稳定的收入来养家糊口了,所以就觉得自己可以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做一些多年以后,想起来多少也会有点成就感的事情。
而辞职之后,这几个月的精力差不多主要用在这个节目上了。
这...
关于崔永元,我最搞不懂的一件事,就是:为啥你们非要让他当民族英雄?
一
崔永元在采访里说的很清楚了:
因为他们现在说我是民族英雄什么的,我说瞎扯淡,我才不想当民族英雄。
可群众说:不行!你就是民族英雄!你勇揭黑幕,挑战黑恶势力,挺起了民族的脊梁。
崔永元努力解释:
“阴阳合同”这个事情,我其实主要就是冲着刘震云和冯小刚去的,我重复了一万遍,我就是冲着他们两个去的。我扯“阴...
一
前两天,我又经历了一个人生中的第一次。那就是第一次听小鲜肉的演唱会,鹿晗REX。
我听过几次演唱会,两场崔健的,两场真罗大佑的,一场假罗大佑的。假罗大佑的是叫《假如我是罗大佑》,几个歌手唱罗大佑的歌。到了最后,罗大佑才颤巍巍地出来,唱了一首《思念》,就被工作人员搀下去了。
还有一场演唱会,是我在大学里听的。唐朝乐队,主唱是丁武。现在年轻人估计都没听说过这个乐队,在当时有一阵挺火的,和黑豹乐...
一
前几天,我发了一篇关于“娘炮”的文章。当然有不少点赞,因为毕竟是我自己的公众号,关注我的人大多还是和我思想方式有点接近的人群。
但是也有不少谩骂的留言。
大致是这个样子的:
“作者就是个娘炮吧!”
“娘炮就是娘炮,狗日的就是误国”
“男人就应该像男人!女人有女人样!不要不男不女变态样!”
看完这些,我倒有一点庆幸。
庆幸自己没有活成他们这个样子,变成一堆偏见的大杂烩。
...
一
我觉得这个世界挺奇怪的。
就像最近,托央视的福,好多人又第N次的骂起“小鲜肉”和“娘炮”,说他们看着恶心,如果中国人都变成那样,该有多可怕!BLAHBLAHBLAH…….
其实要是吴彦祖或者汤姆·克鲁斯这么骂,我还勉强能理解,但现在什么样的人都能骂几句,连长得歪瓜裂枣,扔到土里都没人捡的抠脚大汉也要骂上两句,好像骂出优越感了似的。
想想看,要是一个腆着肚子,一嘴黄牙,不修边幅的胖汉,指着...
一 哪儿的瓦响啊?
漆黑的夜晚,天上连一颗星星也没有。
黑衣人蹑足潜踪,悄悄来到咸安门前。他看看四下无人,当下凝神运气,只觉得一道热气在任督二脉间游走。等真气调息已定,黑衣人从角落里扛起一个早就准备好的梯子,架在门墙之上。他顺梯而上,娇如游龙,转眼间已经上了咸安门,当真是气不长出,面不改色。
他施展开“飘雪穿云”功,在咸安门上疾走。
远处养心殿中,皇上听到咸安门方向“哗啦啦”一阵阵瓦响不绝,...
在那团光影的引导下,陌生人终于来到了这个小镇。
这就是传说中的大师镇了。
一
一个小小的镇子,一条窄窄的街道。
街道两旁只错落地分布着十间宅子,从南头走到北头,也只需要几分钟的时间。镇子虽小,却有一种沉稳大气之感。
小镇入口处的宅子古色古香,上写三个大字“梁漱溟宅”,下面还有六个小字“最后一个儒家”。
陌生人推门进去,赫然看见一个戴着瓜皮帽的老人,正在梧桐树下打太极拳。
陌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