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能真的解释这件事情

我对极限状态下的人群一直很感兴趣,碰到这种书一般都会读一读。这几天就连着读了三本关于卢旺达大屠杀的书:《向您告知,明天我们一家就要被杀》侧重于事件进程,《MZ的阴暗面》侧重于理论分析,而《与屠刀为邻》侧重于个体感受,所以给人的冲击力也最大。
读完以后有什么感觉呢?就像做了一场噩梦。
而这场噩梦里有个突出的场景:沼泽地。
01
1994年4月,卢旺达总统坐的专机被击落,总统遇难。紧接着,就爆发了全民性的大屠杀。...
我对极限状态下的人群一直很感兴趣,碰到这种书一般都会读一读。这几天就连着读了三本关于卢旺达大屠杀的书:《向您告知,明天我们一家就要被杀》侧重于事件进程,《MZ的阴暗面》侧重于理论分析,而《与屠刀为邻》侧重于个体感受,所以给人的冲击力也最大。
读完以后有什么感觉呢?就像做了一场噩梦。
而这场噩梦里有个突出的场景:沼泽地。
01
1994年4月,卢旺达总统坐的专机被击落,总统遇难。紧接着,就爆发了全民性的大屠杀。...
今天说说文艺作品。
01
上大学的时候,我们宿舍聊过一个话题:为什么流行的情歌,要么就是追求阶段,要么就是失恋阶段,怎么就没有唱幸福过日子的?
罗大佑的《恋曲1990》:失恋了。
赵传的《我终于失去了你》:失恋了。
黄品源的《你怎么舍得我难过》:失恋了。
刘德华的《忘情水》:失恋了。
张学友的《吻别》:失恋了。
…….
为啥情歌必失恋呢?很奇怪啊。为啥不能小两口你恩我爱,逛街做饭,蜜里调油,怎么就不能谱写...
这些天家里老人生病,忙乱不堪,跨年的时候也没时间静下心来写什么,也没时间修改,就随手写一点零碎的感受吧。
01
回顾自己这两年写的东西,我发现自己越来越关注“善良"。
以前我不怎么在乎它,我觉得这个东西派不上太大用场,说多了还有点矫情。而且在我看来,新的一代远远比我们那一代人心地更柔软,更善良。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说:“不管我们对年轻人有多少质疑,但从来没有怀疑过他们的善良。”所以,我觉得“善良”这个...
01
前一段,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一个数字,2020年全国人口出生率是0.852%,跌破了百分之一的大关,创下了1978年来的新低。跟30年多年前相比,出生率仅有当年的1/3。这个数字不太形象,换成直观的说法,就是中国总和生育率是1.3(每个女性生1.3个孩子),略低于日本。
这一来,网上又开始第N次的讨论这个话题:为什么中国人不愿意生孩子了呢?
其实不是中国人不愿意生孩子,而是全世界稍微发达点的经济体生育率都低。就连大...
01
关于孙卓的事情,我发过一篇文章,本不打算再多嘴了。今天看到烧伤超人阿宝老师发的一篇如何才能不伤害杨康?如何才能保护好孙卓?不出意外的话,里面说的那个“大V”应该指的就是我。
那么我就回应两句。
烧伤宝老师和我是两类人,对世界的认知有很大的出入。所以我在网络交友的时候从来没有尝试高攀过烧伤宝老师。但是,我们在孙卓事件上也有一些共同立场:不管孙卓什么态度,他的“养父母”(或者用烧伤宝老师的话,是“伪...
我有本新书上市了,书名叫《读水浒》。
如果你不感兴趣,你可以选择现在退出,当然我更希望你接着往下看,因为我确实有些话要说,这些话跟这本书有关,但也不仅仅和这本书有关。
01
我为什么要写这样的一本书?
这是一个很俗套的问题。我应该这么回答:因为《水浒传》非常非常了不起,非常非常重要,我希望大家更好地了解这本书,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等等。
但这不是事实。
因为写这本书的时候,我完全没有想到弘扬传统文化...
看到网上对孙卓的一些议论,忍不住要说两句。
01
孙卓被拐卖十四年以后,表示不希望养父母被判刑,结果网上很多人骂他“认贼作父”。
这真的是太过分了。
一个孩子从小被别人养大,他认为那就是他的父母。“养父母”(大家说这个词不妥,我也觉得不妥,但一时想不出更好的词,就打个引号用吧)对他应该也不错,十四年来,他们之间肯定有各种的亲情互动。饿了要喂,生病了要陪,淘气了要骂,种种日常琐事堆积在一起,孩子对他...
01
中国悲剧和西方悲剧不一样。
当然,我说的悲剧不是惨剧。一个心底善良的倒霉蛋,被坏人花式欺负了49集,在第50集,坏人向病床上的TA忏悔,大家拥抱在一起,留下了晶莹的泪水,那叫惨剧,不叫悲剧。
悲剧一定要有精神层面的东西,比如像古希腊悲剧里的《俄狄浦斯王》。它是西方悲剧的源头,也是基石。俄狄浦斯王被命运操弄,无意中杀父娶母,最后他刺瞎双眼,自我流放。在残酷命运面前,人们的抗争是没用的,但他们依...
说说对古典名著的解读。
01
先说《红楼梦》。
现代人解读《红楼梦》的书,我也翻看过不少本,其中有写得好的,比如闫红的《误读红楼》就不错,贴近生活,入情合理。但也有一些解读,真是让我受不了。
比如说刘心武老师的“秦学”,不客气的说,完全就是胡言乱道。什么秦可卿是废太子的女儿,什么“虎兕相逢大梦归”,是指元春向皇帝告密。就连张太医的医方里“人参、白术、云苓、熟地、归身“,都能说成是秘密联络的黑话单子。...
01
前几天,我看了贾行家的一个演讲视频,讲当年东北下岗的。看完以后,引发了很多回忆。
我老家在河南,不在东北,情况其实多少还好一点。但是回想起那段日子,能想到的第一个词还是“惨烈”。
整个城市无可救药地衰颓了,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下岗的人,有的甚至一家子都下岗,毫无收入来源。无数人涌上街头,干起各种各样的营生。我知道的就有一个副厂长,转行去翻烧饼卖;还有一个供销科长,跑去澡堂子里给人搓背。
经济环境太...
城市是有光的所在。
这种光,不仅来自夜晚的霓虹灯,也来自于人。
也许,更多的来自于人,来自于人心中跳动的、暖暖的火焰。
01
那是2003年,我到北京参加面试。在机场等出租车的人排成了一条长龙。我选择坐机场大巴先到三环,然后从那里打车到酒店。我进到暖和的大巴里就犯困,很快就睡着了,睡醒也就到地方了。我迷迷糊糊下了大巴,伸手拦了一辆出租。
我上了车才忽然发现行李虽在,钱包和手机都没了。我赶紧跟司机说了情况...
谷雨实验室发了一篇文章《一个农民工思考海德格尔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讲了一位姓陈的农民工大学辍学,进入工厂工作,然后一直在业余时间研究哲学,还翻译了一本《海德格尔导论》。
看完以后,我的感想挺多的,因为里面多少有一点点我的影子。
我在做工程师的那些年,也花了大量时间去读一些周围人眼里的“无用之书”,为此还牺牲了一点睡眠,而我的第一本书也占用用业余时间去写的。当然,我的情况没有陈先生这么窘迫,但是确...
01
小时候,我所在的城市忽然下过一道命令,为了防止狂犬病,要捕杀一切犬类。
然后就真的捕杀了。
成立了很多“打狗队”(真的就是叫这个名字),有的时候是直接敲门进去把狗套走,有的时候是趁人不在,翻墙进去把狗用棍子敲死。我有个小同学就遇到过这样的惨事。
那个时候家庭都是双职工,也没什么课后托管班,孩子脖子上都挂着钥匙,被称为“钥匙儿童”。钥匙儿童当然第一个回家。他推门进去,就看见院子里一滩血,小狗口眼...
前些天我跟六神磊磊连麦的时候,说到了黄蓉,当时没有说彻底,今天再说说这个话题。
01
当时有人问过一个问题:在金庸小说里,你最喜欢哪个女性角色?
我不假思索的说是黄蓉。
网上有很多人说喜欢小昭和双儿,说她们是最适合做老婆的。金庸自己也说在《倚天屠龙记》里,他最喜欢小昭。我对此真的是不能理解。在我看来,这两个人非常无趣。尤其是双儿,人活成那个样子有什么意思?娶她跟娶个高级丫鬟又有什么区别?人怎么能跟丫鬟...
01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苦恼。
就像现在的年轻人,他们苦恼的是996的福报,是上升空间的变窄,是躲在未来的35岁危机。这种苦恼很真实。人间烟火,就是如此。
但说实话,这些苦恼跟我们父辈的经历比起来,完全不在一个量级上。
我是70后,出生时间跟中国改开基本同步,而父辈差不多就是40-50后。他们那一代经历的挫折,现在的年轻人恐怕是难以想象的。
年轻时候他们经历的是匮乏和动荡。时代的浪头铺天盖地,...
这两天翻看《六神磊磊说金庸》,想到了华山派,随便说几句。
01
在《笑傲江湖》里,华山派弟子是最让人奇怪的一群人。很多读者觉得他们面目模糊,其实不是模糊,而是诡异。
最诡异的就是他们对大师兄令狐冲的态度。
小说一开始的时候,这帮弟子在衡山小茶馆里聊天,说来说去,话题都围绕着不在场的“大师哥”。大师哥这样,大师哥那样。大师哥的每段轶事都能引起大家的欢笑,似乎令狐冲是大家真心喜欢爱戴的大师哥。
...